热点:保障市场供应和物价基本稳定
本篇文章1163字,读完约3分钟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7月份,全国居民支出价格( cpi )同比上涨2.8%,比上个月扩大0.1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处于“2时代”。 今年7个月前的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3%。
最初的7个月与前一年明确的“3%左右”的物价限制目标相比还有空间,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与前一年相比连续3个月维持1.6%,但构成了5月、6月、7月3个月的cpi趋势,特别是cpi
物价是民生关系,特别与困难的大众基本生活密切相关。 物价稳定,民心稳定,民生稳定,经济迅速发展,才更有温度,更有底气。 前几天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了保障市场供给和物价基本稳定。
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总体充裕,居民支出稳定增加,价格总水平基本保持稳定态势具备坚实的基础。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最近时期以来,受到偶发性因素和短期季节性因素的综合影响,一些重要民生商品的价格明显变动,对一些大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物价是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反映,为了保障物价几乎稳定,重要的是保证市场供给整体的稳定,满足费用的诉求,更稳定市场的期待。
因此,应该根据民生商品的供求特性,更对比地分类对策,应对,保障商品的供给,抑制供给暂时不足引起的价格上涨。 例如,在猪肉方面,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猪的生产和猪肉供给的稳定化措施,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此前也专门发布了财政、金融(保险)和土地等多种政策措施,目的是稳定猪的生产。 在下一阶段,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促进相关政策措施落地执行,提高养殖公司补充栏的积极性。 另外,必须积极吸引肉鸡等养殖领域扩大生产,增加替代品的供给,短期内缓和猪肉供给紧张的状况,为保障市场供给、价格稳定、质量安全采取很多措施。 关于水果和蔬菜等产品,我们必须看到随着季节因素的减弱,极端天气的影响会加速衰减,市场供给秩序会逐渐恢复。 另外,要进一步吸引市场主体加强产销联系,将极端天气对农产品采收、物流运输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降低产销各环节的价格,促进价格运行恢复稳定合理的水平。
在加强市场供给保障的同时,必须密切监视重要民生商品市场的价格形势变化,增加对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变化情况的监视警报频率,进一步加强价格监视分解警报,必要时立即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市场炒作等不法行为,努力建设更有序合理的市场秩序。
另外,各地必须切实执行价格补助联动机构,比较食品价格上涨情况,立即向困难大众发放价格临时补助,缓和食品价格上涨对困难大众基本生活的影响。
总之,“米袋”、“菜篮子”、“水果盘”的价格变化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关心的问题。 只有采取多项措施,供应、流通、市场监督管理等各环节共同出力,才能比较有效地保障市场供应和物价基本稳定。 (林火灿)
标题:热点:保障市场供应和物价基本稳定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7/31391.html
下一篇:热点:特色产业并非一“特”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