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农业农村部:国内终端粮油产品市场供给持续充裕
本篇文章1348字,读完约3分钟
原标题:农业农村:国内终端粮食产品市场供应持续充裕。
农业农村市场和新闻化司长唐珂26日表示,从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中国粮食市场的运行状况来看,粮食储备充足,粮食加工转换产能水平高,粮食市场控制和应急保障能力强,再加上发达的物流配送系统,国内终端粮食
26日上午,农业农村部就当前粮食市场运行和生产关系情况召开了发布会。 唐珂介绍说,受新冠对肺炎疫情的冲击、洪水灾害的影响和国际粮食价格的振动传递,中国粮食市场的运行出现了阶段性变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加强粮食价格监测和市场供求状况的跟踪拆除。 总体来看,目前中国粮食价格稳定,品种间趋势分化,价格波动因环节而异。 7月,稻谷、小麦、玉米3种粮食集贸易市场平均价格为122.4元,比上个月上涨0.2%,同比上涨1.7%。 其中稻谷价格上涨幅度最小,小麦其次是玉米价格上涨幅度明显,收购、批发环节粮食价格上涨幅度大。
唐珂指出,中国粮食价格总体稳定,有三个基本面因素支持。
一是生产稳定。 粮食市场不稳定,重要的是看生产。 今年夏天的谷物和早稻已经丰收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夏天粮食产量为2856亿斤,增加了24.2亿斤。 早稻产量546亿斤,增加20.6亿斤,连续7年下跌后恢复增产。 年稻谷、玉米生产主要看秋粮。 从我省农情计划的情况来看,今年秋季粮食面积稳定增加,局部旱涝灾害比较重,但灾后生产恢复比较有效,秋季粮食增长总体良好,粮食生产没有稳定转变为良好态势。 后期如果不发生大灾害的话,一年到头都会是丰收的一年吧。
二是粮食库存充裕。 手里有粮食,心平气和。 近年来,中国粮食库存继续保持高位,目前全国稻谷、小麦库存水平几乎相当于城乡居民一年的支出量,玉米库存消化迅速,但市场供应有保障。 疫情发生后,有关部门及时加强储备投入和应急保证供给,市场供给平稳有序,市场上粮食不短缺,油不短缺。
三是费用比较平稳。 粮食作为生活必需品比较刚性,全年不会大幅减少或增加。 今年受疫情影响,粮食户的支出增加了,但外出费减少了,在支出总量方面变化不大。 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后,玉米饲料用和深加工费恢复势头良好,但实际诉求增加量也比较平稳。 前期出现了客户和商家囤积粮食的现象,短期内会带动市场的诉求变动,但不会改变粮食支出的变化趋势。 也就是说,粮食的短期诉求变化不会对粮食价格产生持续的影响。
唐珂从后期的趋势来看,中国的粮食生产供给完全有保障,除了我主要确保粮食价格稳定运行的基础良好外,国际上玉米、大豆等多种大宗农产品的供给充足,价格低位运行,国内粮食 随着秋季粮食陆续丰收,中国粮食市场有望继续基本稳定下一步,农业农村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部署,立足灾害争取丰收,全力夺取今年秋季粮食的好收成,相关部门
“在这里,我想再强调一点。 在新冠引起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运行的不明确性增加,有点客户出于风险防范的心理多买粮食,有点商家和农家出于后市的期待适当囤积粮食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跟风,保管不当。 ”唐珂说,其实,在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从中国粮食市场的运行情况来看,粮食储备充足,粮食加工转换产能水平高,粮食市场控制和应急保障能力强,除了发达的物流配送系统外,国内终端粮食产品的市场
标题:热点:农业农村部:国内终端粮油产品市场供给持续充裕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6/30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