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裁判怎么形成
本篇文章637字,读完约2分钟
虞伟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浙江大学法学硕士,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
法官是怎么判决的? 法官的判决是“标准答案”吗? 如果有,什么判决是对的如果没有,我们又根据什么评价作出判决? 这些问题可以从《审判是如何形成的》一书中找到答案。
“审判是如何形成的”显示了审判中法官的思考和智慧。 作为具体的例子,解除“依法审判对被告人处罚太重”和“基本突破法律规则”的紧张关系,寻找审判标准,摸索司法做法论。 探索和提倡协调法律稳定与进步的司法哲学。 本文将法律解释的做法归纳为文理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社会学解释四部分,对四种解释方法及其运用进行了独特的分析。 作者提出,法官应该全面调查法条的文义、法律体系、法的历史和法的实施效果,阐明法律的真正含义,展现天理人情,体现公平正义,作出增进社会福利的判决。
法官认为不能满足于简单地应对法条和事件事实得出审判结论,不能为了追求令人窒息的人的社会效果而扭曲法律精神。 法官审判案件应当遵循逻辑,不能盲目确信逻辑推理得出的审判结论,逻辑的运用必须结合经验,用经验验证逻辑的正确性。 在法律规范模糊、模糊或有漏洞的情况下,法官不要对法律缺陷漠不关心,要根据法律的大体和精神,明确法律的模糊之处,纠正不合理的旧法律规范,创造新的审判规则,推进法律的完全进步 本书综合运用多种解释方法,对社会广泛关注的气枪铅弹事件、仿枪事件、网络谣言发散事件等进行了一系列分析,提出了处理法律规则不确定、模糊、不恰当或法律与情理紧张冲突事件的设想
标题:热点:裁判怎么形成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3/29723.html
上一篇:热点:《在世界与我之间》
下一篇:热点:《天才远离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