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破解十个文化“密码”
本篇文章2197字,读完约5分钟
□田成有
文化是一个大主题,不同的人对“文化”的定义不同。 参照仁见智,众说纷纭。 难怪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罗威尔感叹“没有比文化更难掌握的了”。 我们不能把它拆开。 因为它的成分是无限的。 我们不能叙述那个。 因为没有固定的形状。 我们想用复印件定义那个。 这就像获得空气一样。 不仅得不到,而且无处不在。 ”。
据笔者介绍,文化背后隐藏着10个“密码”,如果一个一个地解读、分解的话,对认知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文化是对法则的认识和把握。 自然界,社会界有规律性。 有句话叫“看天文,调查时间的变化”。 看人文,天下”。 也就是说,句子有天文人文的区别。 明确日月星辰、春夏秋冬等,明确其法则称为天文。 人文就是研究人类自己,自我。 所以,文化是对天、地、人、事的理解把握,是对规则的认识。
文化是符号、标志。 古代汉语中的“文化”一词是“文”和“化”的复合。 在《易经》中,“物质相杂,故称为文”,“文”等于纹样,即纹路、纹路,表示“多而杂”、“多种多样”的意思。 把又多又杂的“文”用一种形式、符号提取出来,通过区别,形成了文案、画。 文案、符号的出现代表了文明的进步。 有了复制、符号,就有了交流的基础,信息表达变得容易了。 因此,文化是促进交流和信息表达的载体。 人类的伟大在于发明了文化,创造了文明。
文化是人的创造、创造。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生活习惯,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特有物质财产和精神财产的一切总和。 任何能经历社会变迁和历史沉浮的东西都难以消失,稳定,深层的存在就是文化。 人是文化的载体,人也是文化的推动者。 另一方面,文化成就者,相反,人们也在创造文化。 文化是人的最高体现。
文化是学识、素质。 通常,文化是指知识、学问和修养。 “文化”一词是对“武功”、“武力”的概念,意味着用文德教化天下。 知识、学问不是指文凭,文凭只是基础,“敲门砖”。 人的素质是第一位的,决定有什么素质,就有什么文化。 公司和公司之间的竞争,社会和社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 因此,文化建设应该放在素质提高的基点上。
文化是民族精神、内在魂魄。 文化不仅仅是可见的,应该是看不见的、内在的灵魂。 有形的外在物质存续短暂,内在的精神才是最重要、永远不灭的灵魂。 缺乏精神、灵魂、价值和信仰,文化建设不顺利。
文化是价值观、意识形态。 文化有确实的价值观。 例如,公平、正义、善良、良知、仁慈、爱,没有主旋律、正能量,就没有高扬的旗帜,就不会被称为文化。 文化是在人性中发掘真正美丽的东西。 能打动人心,让人感受到真正美丽的存在是文化。
文化有价值的追求。 文化的真正价值是“使人人性化”,厌恶一切肮脏、卑鄙、虚伪、粗俗,追求真实、善良、美丽、高尚。
文化是记忆和传承。 每个人都有家乡的情结,生于斯,长于斯,所以爱上了家乡。 文化就是通过寻找久违的记忆,遇见自己,继续唤起童年的梦想。 文化无影无形,但却是人的灵魂、家和根基。 一个身体没有记忆和传承,就没有灵魂,没有根,没有文化。 有的城市没有文化就失去了灵魂,只不过是一堆没有生命的钢筋混凝土。
文化是妙招,气息。 和一些人交往,之后的印象是空白的,有些人在一次接触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因为文化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个身体如何对待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出现在自己所处的角度,态度和行为习惯中,出现在一个身体的一句话,一颦笑声和整体气质的气息中,出现在一个生命个人的“气血和骨髓”中,这里
文化是尊重、承认。 准确地说,文化是在一定时期和特定条件下形成的思想理念、信仰崇拜、道德规范、新闻符号、风俗习性等方面的群体认可。 文化认可构成国家和民族。 文化的生命和力量是承认的,认知度越高凝聚力越强,文化的生命力和作用越强。 文化是蕴藏在每个人心中的dna,它就像一个密码,涉及共同的过去、思考、经验、记忆。
文化是阶层结构。 人类在其漫长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三种文化。 一是征服了自然,创造了“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 二是为了征服别人或与他人和谐共存,为了维持社会和谐与和平,创造社会文化或伦理文化,也称为制度文化。 三是克服了感情、心理的各种困难和挫折、痛苦和迷茫,创造了精神文化。
文化有结构、层次、递归,外面是物质文化,中间是行动文化、制度文化,最核心是精神文化。 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文化的外显部分,是文化中可见、触摸的浅层和表面,它由外在的象征符号获得、传播,代表着人类的某种成就或成果,非常具体。 这种水平的文化变化大,传递快,但振动小,影响也小。 文化的制度层面是组织物质层面的东西,理化、规范化,形成有权威度的制度和规定,其作用是形成合理比较有效的秩序、法律。 文化的精神层面是文化的内隐部分、核心部分,是指思想体系、世界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 精神层面的文化振幅极大,影响最深,作用最恒定,而且极其难以变化,最缓慢,非常痛苦。
对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是全面而长期的,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关键、要点,也是难点。 精神文化是文化的基础、精髓和灵魂,创造文化不能停留在表层的物质文化上。 关键是从精神方面做。 就是创造灵魂。 就是挖出内在的东西。
总之,我们必须反对文化建设的庸俗化,只重视外在的设施建设而忽视内在的精神培养。 另外,要反对精神建设的抽象化,制造玄虚,空谈理念、价值。 (作者单位: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标题:热点:破解十个文化“密码”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2/29296.html
上一篇:热点:穿越时空的法治力量
下一篇:热点:从“后院种菜”看公共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