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女子监狱特色教育

热点:女子监狱特色教育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22阅读:

本篇文章1131字,读完约3分钟

七监区的“夕阳红舞会”正在排练监狱春节联欢会节目。

囚犯的床上贴着一个面板,上面写着监区自己设计的警告语言。

人民警察和囚犯一起参加了监狱内的微电影拍摄。

囚犯在做电脑训练。。

还有几天是农历新年,北京市女子监狱的民警和囚犯们忙于为庆祝新春做准备。 七监区的“夕阳红舞会”加紧排练舞蹈“好日子”。 这是今年监狱春节联欢会的开幕舞。 彩排中,大红色公演的长裙可喜可贺。 监狱的女民乐队,二胡,扬琴,键盘的手开始磨合。 熟悉的民谣“拔根芦柴花”听到了浓浓的春节气息。

热点:女子监狱特色教育

通过这些节日气氛,记者感到,对北京市女监狱关押的北京籍女囚犯,管理改造手段不仅限于简单的说教,“文化浸润、智力教育”已成为这座监狱的突出特色。

热点:女子监狱特色教育

女监狱民乐队是在教育改造科民警的单手中创立的。 文艺特长突出的她,从监区转移到教育科,首要任务是组建囚犯乐队。 面对几乎没有乐器基础的囚犯,组建乐队并不容易。 为了选择队员,单巧丽设计了问卷,在整个监狱见底,很多人报名参加。 经过面试,她最终选定了30多名“队员”。

热点:女子监狱特色教育

之后,单巧丽又开始找老师,邀请回到母校“插手”自己的音乐老师。 终于,67名专业老师进了女子监狱,开展了集中授课,指导了乐队的排练。 仅仅半年,由囚犯组成的民乐队和管弦乐队都在年监狱的春节联欢会上喝彩。 从此,乐队表演成为女子监狱春节联欢会不可或缺的重头戏。

热点:女子监狱特色教育

囚犯段琪(化名)是女监狱的“文化人”,负责监狱《日航报》的版面编辑。 对段子来说,监狱编辑部的文化氛围帮助她迅速适应监狱内环境,改变身份认识。

热点:女子监狱特色教育

因受贿入狱的段琪从小就喜欢文学,也有写东西的习惯。 从文艺青年到楼下囚犯,巨大的身份落差使她的心理严重不平衡。 “进监狱之前,我充满了恐慌。 在我的印象中,监狱是个黑暗无日的地方。 ”。 但是,现在的段琪,住在窗户明净整齐的监狱里,每天都在装备现代化办公设备的编辑部编辑原稿,监狱民警的态度很温柔。 这一切使她对监狱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除此之外,关于囚犯的严格管理和系统教育,段琪很快就建立了囚犯的身份意识。 作为《日航报》的编辑,段琪不仅能理解监狱的教育改造要求,而且能掌握女囚犯的阅览诉求,这对她有很大的好处。

热点:女子监狱特色教育

段琪在女子监狱中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文化建设,不仅是监狱内的报纸、电视台,还有文艺演出、读书共享会、才艺展示,甚至监狱内的微电影大赛,文化味道丰富的教育文案,让囚犯也和普通人一样文化熏陶。

热点:女子监狱特色教育

新年伊始,负责囚犯思想教育工作的教育科民警王霞又在进行年度新计划。 为了防止囚犯受教育厌倦,王霞特意在她的教育计划中增加“文化”的分量,比如实施新的休息日程,在周末的集中学习时间内追加“每周星期一的歌”,制作科学教育CD,复印件是心理

热点:女子监狱特色教育

□法制日报记者王建军李松黄洁摄影报道

 

标题:热点:女子监狱特色教育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2/29288.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