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八路军的故事,永放光芒
本篇文章1302字,读完约3分钟
晋察冀边区是抗日示范根据地
八路军的故事永远光芒四射(铭刻抗战史发扬民族精神)
河北阜平县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院内松柏林立。 门口的卧石上,“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的几个字特别显眼。
在纪念馆前,副馆长王芳凝视着一群抗战雕像,介绍说:“晋察冀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设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这个纪念馆聚集了中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军民的丰功伟绩。” 她在这里工作了多年,总是认为讲历史。
这座雕像庄严肃穆,人物既有八路军、民兵、妇女又有孩子,反映了晋察冀边区军民万众一心、勇敢抗争的主题。 后面的墙上有由地道战、地雷战、万里长城等组成的8幅浮雕图案,意味着在全民族抗争中,边远地区的军民运用无限的智慧,创造了独特的战略战法,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大海。
1937年7月7日,中日战争全面发生。 同年11月7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在山西宣布成立。 11天后,晋察冀军区机关迁至阜平。 第二年1月10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召开,会议经过民主选举成立了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 这是共产党领导人第一个敌后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颁布实施的各项政策法令,稳定社会秩序,迅速发展敌后抗战力。
1937年冬天,日军聚集了2万多名兵力首次包围边疆地区,晋察冀军区部队调动了敌人兵力不足、地形疏远的优势,利用伏击、夜袭等做法,取得了首次反围攻的胜利。 1938年,日军又聚集了5万兵力包围了边远地区。 聂荣臻司令官亲自在前线指挥作战,在阜平的东西庄战斗,与日军展开殊死的战斗。
1940年8月,晋察冀军区部队、晋西北120师、晋冀鲁豫129师等部队在八路军总部的指挥下,组织兵力,开始了日军以破坏华北主要交通线为目标的进攻战,被称为“百团大战”。
在严峻的对日作战中,晋察冀军区部队的前仆后继,流血奋斗。 《阜平县志》主编贤乡说:“尽管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边远地区军民仍以高度的斗志积极投身晋察冀的各项建设,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用思想和智慧构筑了抗战的坚固堡垒。 共产党员、八路军以崇高的精神和模范行动,感染和激励边疆人民的抗战热情和斗志,赢得了边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
现在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 展馆总建筑面积3750平方米,历史照片400余幅,按照历史脉络,通过景观恢复、雕像等方法,结合声音、光、电、幻影成像等技术,生动地讲述了晋冀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历史
“经常我一天接待七名观众。 》解说员顾建青在馆内工作了10余年。 “每次解释,我都很饱。 尽管来参观的人们来自地区和职场,但听到这场抗战的历史,还是抱有所有的崇敬之情。 ”。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 现在纪念馆在弘扬革命精神,教育激励子孙后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年,纪念馆组织了先烈、安慰英雄、时代新人等纪念类主题活动15批,开展了公益性研究实践活动30余场,面向中小学3000余人。
当地保定师范附属学校白河学校是参加公益性研究学实践活动的学校之一。 “抗战精神包含着宝贵的财产,应该继承。 八路军的故事,永远辉煌。 我们要不断创新,讲红色故事,发扬革命精神”。 该校执行校长王瑞兴说。 (记者史自强)
标题:热点:八路军的故事,永放光芒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0/28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