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张伯英书法艺术暨张伯英书院与地方文旅快速发展研讨会在徐州举行
本篇文章1204字,读完约3分钟
9月19日上午,张伯英书法艺术及张伯英书院和地方文旅快速发展研讨会在江苏省徐州市张伯英书院国学大礼堂举行。
会议由黑龙江书协主席张戈主持,安徽书协主席吴雪、河南书协主席杨杰、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宗家顺、山东省书协常务副主席孟鸿声、深圳书协主席陈钦硕、《人民日报》原文艺部主任梁永琳、《书法报》社长兼总编舟恒画、《书法》。 湖北书法院常务副院长刘永泽首先宣读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文联副主席夏潮贺信。
在接下来的座谈中,徐州是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批准的第一座“中国书法名城”,有2600多年的城史,有中国汉画石之乡,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彭城书派的传承有其清晰的历史脉络,可以追溯到魏晋时代。 从具体人物来看,原西泓印社长启功的老师张伯英是20世纪聚集了官员、学者、诗人、书法家、欣赏家的集大成者,在个人修业、艺术成就、乃至政治抱负、民族气节等方面具有模范意义和深刻的发掘价值。
当地政府非常重视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和旅游业。 张伯英书院成立以来,得到了汉王镇党委政府、铜山区党委政府、徐州市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怀和大力支持。 将来会考虑书法和旅游业的关系和书法艺术带来的产业属性会越来越多吧。
与会者以深化张伯英艺术造诣的独特之处为中心,对如何继承创新张老创作精神,参会书协如何加强张伯英艺术事迹的传达进行了专业探讨,并对旅游地人物故事、文化企业品牌的形成、旅游地的潮联文化意义等
张伯英书院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区南部国家5a级云龙湖景区汉王国内紫金山,整体规模占地170余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 是以整理和发掘徐州史名人史料、开展书画展览交流、国学讲座研究和古游欣赏、料理养护、民间文艺、民俗文化等以前传承的文化为主要目的的大型学术研究机构。
出席者参观了张伯英书院,走在书院,除了竣工的书院紫金潭、张公文化广场、张公殿、汉画石碑廊、书院办公区等主体工程外,还建设了围绕整个紫金山景区的2600余米碑文,碑文内有国内名人榎连、诗词、诗词、
齐白石说:“写得像上帝,前身有宿因。 空悲先生走了,来的人归谁? 》从张伯英书院别出心裁的设计中可以体会到当地人对“张伯英”一见钟情。 古代张伯英是汉代著名书法家张芝,被称为“草圣”。 现在的张伯英有“彭城耀楚”之誉,碑派书法的先驱之一,作品雄壮温和,二先贤跨时空知音,为同一个中华字体的创新,做了流芳千古的贡献,应该铭刻在历史和人民身上。 所以书院将来会积极从事与张伯英相关的公益礼堂、教育探讨、艺术展览会、文化创作等相关事项。 一个民族为文化自信,为文化坚强。
张伯英( 1871-1949)
字勺圃,一字少溥,谱名启让,别署云龙山民,榆庄老农,晚号东涯老人,老勺,勺叟。 室名远山楼,小来禽馆。 徐州铜山县人,光绪壬寅年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顺天榜举人,书法家,金石欣赏家,诗人,学者。 有名的画家齐白石的老师。
张伯英书法作品
(部分素材来源:美术报,中国书法网)
标题:热点:张伯英书法艺术暨张伯英书院与地方文旅快速发展研讨会在徐州举行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19/28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