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福建永安:三道“墙”守护历史记忆
本篇文章772字,读完约2分钟
本报(记者张仁平通讯员吴海珠郑晓慧)日前报道,福建省永安市检察院在全国重要文物保护机构“永安抗战旧址群”设立了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联系方式。
重访旧梦,保护“故时壁”。 中日战争时期,福建省会内迁居永安达7年半,与重庆、桂林齐名的三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 从1938年5月到1945年10月,福建省政府约155个行政机关、司法、学校等机构迁往永安,聚集了共产党党员、文化名人、台湾同胞、爱国进步人士。 因此,永安是福建现存抗战文化遗留最多、最集中、文案最丰富的地方。
保护历史记忆,继承文化基因。 永安市检察院积极探索将文物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纳入公益诉讼行业,今年6月开展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专业监督,促进了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
构筑联系网,构筑“防火墙”。 今年7月,永安市检察院、永安市文体和旅游局会商制定了《永安市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专项事业案》,成立了永安市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事业协调小组。 另外,两部门共同发表了“文物保护“十条措施”,建立了新闻实时共享、事件线索转移、取证技术支持、联席会议、联合巡逻、联动推进等常态文物保护协调管理机制。
在专业监督中,永安市检察院进行了全面调查、实地访问调查,及时发现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监督管理不善,指出有无文物破损、消防设施合格等文物被侵害或有重大侵害危险的线索,指出文化
等待着历史的身边,越过“时间之墙”。 文物的保护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滴。 为了保证文物保护的长寿性,永安市检察院积极推进事业体制创新,9月初设立文物保护检察联络处和抗战文化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办公室,更好地发挥公益诉讼和刑事检察功能,为文物保护提供更有力的检察保障。
“文物是历史的证明,保护文物是保护历史,检察机关用法治力量规范、保障和促进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在保护红色文化的阵地发出检察声音。 ”该院检察长陈福东说。
标题:热点:福建永安:三道“墙”守护历史记忆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19/28278.html
上一篇:热点:伤人者行为是否为正当防卫
下一篇:热点:“千泉之城”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