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守边固边兴边 建设小康家园
本篇文章1025字,读完约3分钟
CCTV网络新闻(信息联播):西藏隆子县玉麦乡位于西藏边疆,上世纪,曾经只有一户三口人在这里。 近年来,中央支持、全国支持玉麦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以前的“三人乡”。 年10月,习大总书记回复玉麦卓嘎、央宗姐妹,希望她们继续继承爱国守边的精神,使越来越多的牧民大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于雪域的边疆,成为神圣的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国强边兴,今昔沧桑巨变,党的好政策是让玉麦人在这里扎根,保护固边兴边,把这个喜马拉雅山脉下的边境乡镇建设成适合乐业居住的美丽乡村。
夜幕降临,玉麦自愿组建的舞蹈队在村子的文化广场燃起篝火,队员们穿着藏式服装,伴随着以前传来的民族音乐,唱歌。 来自远方的游客无论从哪里来,都能很快融入自由奔放的舞蹈。 这是玉麦人每天最快乐的时光。
玉麦人的欢乐与和平生活今年上半年增加了新的文案。 玉麦通往外界33公里的曲玉公路开通,玉麦一年半封山与世隔绝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玉麦现在家家户户都住在装配式新居,村里的蔬菜大棚也实现了季节性供应蔬菜。
对于眼前重生的玉麦,这里长期以来只有桑杰曲巴和女儿卓嘎、中央宗姐妹一家居住,很难想象被外部称为“三人乡”。 玉麦乡在这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父女家人在极其苛刻的条件下,日夜守护着祖国的边疆,一守将近半个世纪。 年10月,习大总书记回复玉麦卓嘎、央宗姐妹,希望她们继续继承爱国守边的精神,使越来越多的牧民大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于雪域的边疆,成为神圣的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记住总书记的委托,卓嘎、央宗的姐妹继承父亲一代的精神,坚定地保护玉麦。 接近花甲年的两个姐妹,尽管身体不好,还是带着年轻人在那年走了好几次的路上走着。
玉麦人不仅要扎根于边疆,还要在幸福的生活中开花。 这几年,守边固边兴边的队伍增加了很多新伙伴,玉麦乡现在有67户234人,31岁的索兰迪去年刚移居这里。 但是,玉麦应聘就业时,梭伦·德基很为难。
一方面很多村民缺乏技术长度,另一方面又对村民工人的技能和分工增加了很多诉求。 原来,玉麦以巡边的主题为中心制定了爱国主义的红色旅行路线,想给村民增加新的收入来源。
村里拨出特别经费,从500公里以外的拉萨委托专业厨师训练,索兰迪基和十几个村民变得有名。 一个多月了,她本来只会做日常的藏菜,至今既会做藏菜也会做四川菜。
家乡产业更多,村民们自己做的竹器编织、木雕工艺品利用刚成立一个多月的全国第一个边境地区的供销合作社走出玉麦,为小康生活增加了砖。
标题:热点:【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守边固边兴边 建设小康家园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19/28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