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草原生态安全,我们重新认知你

热点:草原生态安全,我们重新认知你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18阅读:

本篇文章3036字,读完约8分钟

卓成霞

核心阅读

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草原在维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化、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草原也是我国主要大江大河的源头。 因此,深入研究草原生态保护与管理是维护中国生态安全、边疆稳定、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课题。

热点:草原生态安全,我们重新认知你

草原类型多,分布广,从东到西绵延4500余公里,复盖2/5的国土面积,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也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有天然草原3.928亿公顷,占全世界草原面积的12%。 草原生态的破坏,造成危害的不仅是这个空间的局部优点,还形成了向邻近地区和更远地区的扩散和移动。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草原是我国主要大江大河的源头,也是河流上游的主要生态屏障,严重影响了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 深入研究草原生态保护与管理是维护中国生态安全、维护边疆稳定、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课题。

热点:草原生态安全,我们重新认知你

草原生态安全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近年来生态安全问题多种多样,草原生态也面临沙漠化、水资源安全、空气环境安全、物种多样性安全等问题,成为影响草原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热点:草原生态安全,我们重新认知你

首先,草原的历史遗留问题和新的生态问题加剧了生态脆弱性。 一是家畜增加和利润下降陷入恶性循环。 根据生态环境部的监测,全国草原约90%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 草畜矛盾仍然是生态贫困的首要原因。 二是产业链同质化与牧民增收利益脱节。 近年来,畜产品“无差别”产业链的竞争态势使牧民失去了质量增收的特点,牧民收入减少,贫困分化继续扩大。

热点:草原生态安全,我们重新认知你

其次,牧区的“城市化”与草原的“空心化”并行加速,草原的休养栖息空间出现了不明确性。 一是随着许多牧民离开牧区定居城镇,人、财、物过于集中在城镇,想留在牧区的人才也越来越少,牧区自治变成了“难以选择人”的状况。 二是草原“空心化”引导新的生态课题。 过度强调牧民离开牧区定居城镇,中断流动性牧民的合作基础,削弱了盗窃和盗窃草原动植物的监督管理和威慑力,降低了草原对自然风险的抵抗力。

热点:草原生态安全,我们重新认知你

草原生态安全的多价值

草原是自然赠送给人类的天然宝物和生态富矿,是人类繁殖生息的战术库,保护草原对维护边远生态系统安全至关重要。

草原有强大的粮食修养能力。 草原是地球的“皮肤”,承担着水土保持、水源修养、防风固沙、净化空气、释放碳、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 草原植被盖度为30%—50%时,近床风速降低50%。 复盖率为60%的草原,每年通过断面的沙量平均只有裸沙地的4.5%。 不仅如此,草原是我国黄河、长江等几大水系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水源和“水塔”。 黄河水量的80%,长江水量的30%来自草原,修养水源的能力是农田的40—100倍。 如果把森林比作立体的生态屏障,草原是水平的生态屏障,具有强大的营养能力。

热点:草原生态安全,我们重新认知你

草原担负着安边固疆的重要使命。 草原多位于祖国的边远地区,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区域和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区域,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域。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相关资料,中国1亿1千万少数民族人口中,70%以上集中居住在草原地带。 全国268个畜牧业半畜牧业县中,152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的要点县,57%,牧民90%的收入来自草原。 草原“四区重合”的优势担负着边疆长治久安和消除贫困的政治使命。

热点:草原生态安全,我们重新认知你

草原孕育和滋养中华文明。 每个水草居住的游牧生活习惯是自然适应的选择。 游牧民族长期与草原融合迅速发展,形成了敬畏自然、感谢草原的朴素生态伦理观。 游牧也赋予草原民族天生的坚毅、进取、豁达的民族性格,表现出忍受牧民辛苦、合作共生、不怕困难、求救的草原精神。 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交流灿烂,共同构成多元一体、丰富美丽的文化体系。 现在草原文化固有的生态理念也为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热点:草原生态安全,我们重新认知你

广阔的草原也是“金山银山”。 草原担负着保障生态产品生产和草原产品供给的双重任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我国有数百万农牧民以草原为基本生存资源,草原构成了我国草原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草原提供了农作物、家畜、家禽、医药等新品种培育不可或缺的基因库。 目前,中国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55.7%。 天然草原生草总产量连续多年维持在10亿吨以上,草原生态实现了从全面退化到局部改善,再到整体改善的历史性转变。 美丽的草原是“金山银山”。 草原产业已经成为具有当地重要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基础性产业,成为从贫困中致富的重要产业。

热点:草原生态安全,我们重新认知你

创建草原生态安全的新高地

草原最大的价值在于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于生态。 我们要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关于人草和谐共生的道路,建设生态安全的新高地。

树立人草一体的理念。 草原有独特的生态系统运行机制,保护草原要多次以自然恢复为主要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措施,增强可比性、系统性、长期性。 一是增强害怕草原的意识。 在政策运行和舆论推进中表现出草原对人类的独特价值,提高草原在政策决策中的地位。 二是弘扬草原生态文化。 “天人合一”应该解释人和草原生命的根源,感谢草原,激发自觉保护草原的内生动力。 三是多次统一管理。 草原生态系统的进化是人为驱动和自然生态驱动因素相互作用的,需要确立系统协调管理的生态安全观。

热点:草原生态安全,我们重新认知你

发挥牧民主体的作用。 牧民一直是保护草原的重要主体,牧区重建要保存牧民流向草原的空间。 一是有序地推进牧民向草原的回流。 处理草原新生态问题需要牵引牧民回流牧区,以新的流动形式从游牧时代以前流传下来,利用现代化交通手段往返牧区和城镇,缓解牧区的“空心化”。 二是建立牧民合作社。 通过合作社实现草场利用、畜牧饲养、畜禽销售产品、生产资料利用等环节的深入融合,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整体提高牧民收益。 三是激励牧民抵抗潜在风险。 牧民通过流动,在气候、地形、草场、家畜之间寻求整体平衡,扩大草原的利用空间,抵抗自然灾害、破坏草场的行为,逐一发挥火灾监视警报和边疆的稳定作用。

热点:草原生态安全,我们重新认知你

提高生态安全监督管理的效力。 处理草原生态派生问题需要加强科学技术能源和数据管理。 一是加大草原科技的支撑。 通过专项资金构建草原生态产业技术体系,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加强草原科技创新支持平台建设,推进科技成果转移。 二是打磨生态产品科技企业品牌。 通过向牧民宣传先进的适用技术,推进牧区产品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和企业品牌化,建立严格的产品安全标准和认证追溯体系,提高草原企业品牌溢价。 三是发挥科技监督管理的效能。 建设全国草原大数据平台,查明草原资源之家的底蕴。 健全草原动态监视警报制度,对草原生态状况、自然生物灾害状况等执行动态监视警报。 完善草原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拆除草地资源的实际装载水平。

热点:草原生态安全,我们重新认知你

完整的制度保障系统,建立生态安全的长期机制。 根据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员会等8个部门制定的《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计划( 2030年)》,为了实现2030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复盖率低于60%、要点天然草原超载率低于8%的目标,实施草原休养生息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一是完整的草原保护法规。 要进一步加大依法治草力度,立法要确定草原生态补偿法责任规范条款,确保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贯彻。 二是加大草畜平衡实现效果。 实施草场“带薪休假”制度,加强草畜平衡制度责任,抓好牧民减畜计划,不断完全把草畜平衡状况纳入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审查指标。 第三,建立周期预算绩效机制。 实行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专用制度,建立结合补奖资金和修复效果的效能评价机制,发挥资金政策的整合效果。

标题:热点:草原生态安全,我们重新认知你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18/28052.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