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无忧“刷脸”靠法治
本篇文章777字,读完约2分钟
凌锋
最近,双胞胎兄弟在汽车驾驶考试中没有作弊的信息备受关注:技术不满足的弟弟让哥哥为自己报考科目2,结果被面部识别系统识破了。 几年前,对很多人来说,面部识别是实验室的高科技。 现在,人脸识别技术通过各种“刷脸”应用,不仅成为了“跳入普通某某家”,还成为了防止作弊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利器。
但是,任何技术都是“双刃剑”,人们在享受人脸识别技术带来的便利时,都面临着很多新的风险,隐私泄露是人们最关注的风险。 由全国新闻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设立的app专业管理人员小组最近发表了《面部识别应用公众调查报告( 2020 )》。 据报告,9成以上的回答者采用过面部识别,6成的人认为面部识别技术有被滥用的倾向,3成的人回答由于面部新闻的泄露、滥用而遭受了隐私和财产的损失。
由于担心隐私泄露等风险,脸部识别技术在运用中的争论还在持续。 今年9月,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拒绝小区使用面部识别作为门禁手段,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另外,据媒体报道,广西、陕西、浙江等居民小区也因脸部识别门禁而存在争议。
与人脸识别技术可能引起的负面问题相比,有点地方立法机关开始积极探索。 最近,《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修正案)》提请浙江省杭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根据草案,不得让业主用指纹、面部识别等生物新闻方法采用共享设施设备。 如果新修订的条例通过,该条例将成为国内第一部规范小区面部识别的正式立法。 比较这种物业管理的地方立法虽然水平不高,规范行业不广,但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带来的问题需要法治处理。 关于面部识别技术,我们不能只看科技红利。 不问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噎着吃。 关键是“如何规范录用”。 这必须使用包括立法在内的各种法治方法,在社会和个人、效率和隐私、管理和服务之间把握好程度,受益消除缺点,防患于未然,使人们放心。
标题:普法:无忧“刷脸”靠法治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7/23939.html
上一篇:普法:一再统筹快速发展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