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携手抗疫 并肩同行
本篇文章1432字,读完约4分钟
和弦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团结和抗击疫情的努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国家团结与合作迅速发展的力量,为世界疫情对策做出了“中阿贡献”。
“患难见真情”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众所周知的谚语,也是双方在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动中命运和写实的描写。 “经过携手抗击疫情的洗礼,中阿战术伙伴关系基础更坚实,人民友谊更深,合作前景更光明。 》6月22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大向中国——阿拉伯国家政党对话会特别会议发送了贺信,充分表明了中方与阿方合作,集中抗击疫情的力量,深化交流合作,推进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真诚愿望和决心。
中国共产党与各国政党增进互信,加强信息表达,密切合作,在新的国际关系基础上建立同一性、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政党关系,构建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国际政党交流合作网络,构建人类命运 最近,围绕“携手建设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的主题,中国-阿拉伯国家政党对话会特别会议引起了很多共鸣。 “阿拉伯国家采取共同行动,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应对共克时难发挥重要作用,对增进阿中政治互信、深化阿中战术伙伴关系发挥重要意义。 ”巴勒斯坦法塔赫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总统的话具有代表性。 这次特别会议表明,中阿聚集政治共识,巩固团结合作,共同建设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有着坚实的基础。
对于突然的疫情,中阿守望合作,共克难,写了建设中阿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在中国抗击疫情的最重要时期,阿拉伯各国领导人和东盟、海合会等地区组织负责人纷纷向中方表示慰问声援,各国政府和人民以不同的形式给予中方支持和援助,阿方的友好友谊,中国始终铭记在心里。 阿拉伯国家受到疫情冲击时,中国人民也有同感。 中国向阿拉伯国家提供了大量的防疫物资,为17个国家和东盟、海合会召开了卫生专家视频会议,向8个有紧急诉求的阿拉伯国家派遣了医疗专家小组,不保存地分享了成熟的诊疗经验和预防控制方案。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团结和抗击疫情的努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国家团结与合作迅速发展的力量,为世界疫情对策做出了“中阿贡献”。
中国和阿拉伯各国在长期交往中结成的牢固友谊,是双方合作抗击疫情、一起同行的深厚民意基础。 2000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始终是中阿交往的主旋律。 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阿始终是互利共赢的好兄弟。 2018年,中阿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同意建立全面合作、共同迅速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术伙伴关系。 中阿抗疫合作的实践再次说明了中阿双方必须比以往更团结地应对各种挑战。
中阿两大民族在古丝绸之路上进出,在共同建设的“一带一路”中携手,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作为历史上丝路文明的重要参与者和创造者之一,阿拉伯国家处于“一带一路”的十字路口,是建设“一带一路”的天然伙伴。 两年前,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双方一致认为,应该在中阿共同建设的“一带一路”框架下进一步进行共同商务、共同建设、共享,扩大合作行业,提供服务双方的共同利益。 在当前形势下,中阿双方要更加积极地探索快速发展战术的对接和实务合作之路,共同努力使“一带一路”成为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活之路、成长之路,开辟繁荣和快速发展的美好未来。
中国人说“大家捡柴火的火焰都很高”。 阿拉伯谚语说:“大家合作,一事无成。” 在防疫过程中,中阿合作,为推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中阿可以不断共识、坚定不移,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梦想的道路上共创辉煌。
标题:普法:携手抗疫 并肩同行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3/22309.html
上一篇:普法:荒唐的闹剧
下一篇:普法:在友好互信中更紧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