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有志者关心自力
本篇文章1255字,读完约3分钟
曹溢
“等到那天,我们人民可以用自力更生的方法变强……那才是真正的民主主义! 》1944年10月10日,闻一多在云南昆明发表了“组织民众,保护大西南”的演说,呼吁全民下定决心和勇气,用自己的力量抗争到底。
有志者只关心自力。 来自明代方孝孺的《答王仲绻书》的话,意思是有志者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完成自己的事业,毕竟依靠本国、本民族最大的人民群众,立足于自己,实际搞事业。 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开拓未来的守法。
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克服困难、挺身而出的胜利法宝。 从1940年到1943年,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了“三光政策”,国民党对陕西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棉花一斤、粮食一粒、布一尺”不得进入边远地区。 边远地区的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为了多次抗战,党中央和西北局明确了“自力更生”作为边远地区财政经济事业的基本方针。 毛泽东在杨家岭对面的山沟开垦菜园,朱德王家坪的菜园每年获得大丰收,刘少奇、张温天拿着劳动工具干得非常热,周恩来、任弼参加劳动竞争获得了“细纱名人”的称号。 “刘先生头上一把枪”,三五九旅把野兽出没不冒烟的“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自己动手,丰富衣食,大力推进边远地区劳动生产的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反对投降的底气更足。
赶上时代后引领时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国人民打破僵局,把握积极的成功密码。 旧中国有“中国人能现代化吗”的困惑,新中国成立之初也面临着贫穷的二白、百废待毙的困难困境。 但是,无论是帝国主义的核威慑力量,还是旧中国留下的肮脏工作,都吓不倒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反而鼓起了越困难越前进的勇气。 20世纪60年代,苏联撤出专家,带走所有技术资料时,许多专家和科技骨干迅速从全国各地奔赴核武器研发和试验的第一线。 把心放在一边,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到1959年底,除了得到过苏联极少的“援助”以外,外国人没有参加。
在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失去、难忘的志气和骨气。 经过70多年的不懈努力,新中国贫困积累软弱繁荣,从封闭经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经济力量、科技力量、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们纷纷“两弹一星”,人工合成胰岛素,复合卤虫,载人宇宙 但是,中国和世界在迅速发展,中国的迅速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重要的行业和核心技术环节,我们应该看到面对“掐死”的问题,总是被人束缚。 核心技术不能依靠化缘。 只有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牢牢掌握主动权,坚定地进行自主战斗,使中华民族走在世界前列
现在,我们面对百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站在“二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近代国家的新征程,亲自出发,发掘快速发展的潜力,寻找创新动力,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
标题:普法:有志者关心自力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0/1230/21019.html
上一篇:普法:把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
下一篇:普法:精神高地上甘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