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客观看待“独立新生奖”
本篇文章509字,读完约1分钟
孙静静
现在正是高中开学季节,为了培养新生的独立性,有的高中特意设置了“独立新生奖”,在没有监护人的陪同下一个人报告的新生全部取得独立报告证书和文化衬衫。
生活独立是大学生必备的技能。 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已经老了。 一个人面对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和来自天南地北的同学一起学习,学习生活。 大学入学当天发表“独立新生奖”的方法是鼓励新生确立独立意识的一种方法。
但是,学校对独立报告的新生给予报酬,什么样的父母陪伴的新生有什么感觉? 高考生经过“万马千军过独木舟”的辛苦,收到了大学的通知书,想和家长分享进入校门的喜悦时被贴上了“不独立”的标签。 这种从一开始就被不平等对待的方法可能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迅速发展。
设置“独立新生奖”是为了培养高中新生的独立性,但这个标准不科学。 没有监护人陪伴的新生是“独立”,有监护人陪伴的新生是“不独立”? 这个简单的标准能否真正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独立性是值得怀疑的。
大学鼓励新生独立报告,在车站设置接送点,校长陪同新生报告等一系列便利的服务,这些服务真的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吗? 同样值得怀疑。
独立报告的新生可以被奖励,但监护人陪伴报告的新生不应该被视为“不独立”。
标题:普法:客观看待“独立新生奖”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0/1229/20760.html
上一篇:普法:“穷山坳”因何变“聚宝盆”
下一篇:普法:“陷阱厕所”陷掉的是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