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用法律给孩子画好教育起跑线
本篇文章923字,读完约2分钟
殷呈悦
教育部从9月7日至10月7日,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教育复印件。 不要开展违反学前儿童身心快速发展规律的活动。 校外培训机构等其他教育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开展半日制或全日制的训练。 虽然多年来禁止强夺学前教育,但与以往的整顿行动相比,法律层面的明令被禁止,确实具有权威和魄力。
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父母很早就把孩子送上了激烈竞争的路线。 配合家长的时间,幼儿园大力宣布有读写计算等小学课程,布置作业,组织竞争,公开排名成为这种园里的日常茶饭事,各种超纲培训班也在争夺把推动票送到幼儿家长手中。 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是,因为有父母没有在孩子的幼儿园教小学的复印件,所以在学前教育的第三年从幼儿园接孩子,直接送到各种培训班。
让幼儿事先掌握小学知识,看起来有助于孩子赛跑,其实促进了拔苗。 另一方面,向幼儿灌输不符合其年龄特征的知识,违背了儿童身心的迅速发展规律,损害了教育的公正性。 另一方面,提前学习一知半解的话,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没有集中观察力,经常表现出厌恶感和不舒服感。 幼儿阶段的成绩优秀与终身良好的学习素养相比,哪个对孩子的学习生涯更重要?
与近年来幼儿园超纲教学、幼儿教室大行其道的现象相比,教育部门一直在寻求解读的策略,许多管理行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在社会应试教育观和焦虑心的双重作用下,这种现象依然难以断绝。 现在,学前教育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除了纠正小学化教育方法外,还决定对“抢夺”的幼儿园和社会机构处以罚款、整改或取消学业许可的处罚。 草案的发表,强制幼儿园把教育重点放在幼儿有趣的兴趣爱好和习性的培养上,社会教育机构一定会为幼儿堵住“打开小灶”的大门。 这不仅仅是在学前儿童美丽的童年减少负面,纠正监护人的焦虑观念。 也是深化应试教育机构改革,维持国民教育的客观公正性。
学习时间强行提前,但成长规则很难主观打破。 草案用法律给学前儿童画了一个起跑线。 如果幼儿园和培训机构领先于这条起跑线,就意味着踏上了法律的红线。 我希望法律的严肃性能让父母和社会真正认识到抢劫的危害性。
标题:普法:用法律给孩子画好教育起跑线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0/1228/20238.html
下一篇:普法:以法治思维管治教育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