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少些“烟花依靠”多些“民俗闹春”

普法:少些“烟花依靠”多些“民俗闹春”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0-12-21阅读:

本篇文章998字,读完约2分钟

郭元鹏

根据《宁波市经营发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经宁波市人民政府同意,宁波市应急管理局、宁波市公安局、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宁波市综合行政执行局、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在年度春节期间在宁波市中心城区经营和发射烟花爆竹 今年,宁波春节期间,市中心城区的限制经营、发射区域允许发射烟花爆竹的天数为6天,从农历12月30日到正月初5日( 1月8日《宁波晚报》)。

普法:少些“烟花依靠”多些“民俗闹春”

为了减少烟花爆竹,这几年各地都在尝试新的管理制度。 限制区域、限制时间、经营限制、燃烧限制等。 这次宁波的“发射新”主要限制发射天数,将以往的“可发射9天”变更为“可发射6天”,时间从农历12月30日到正月初5日,这样的时间限制其实已经完全满足春节热闹的需要

普法:少些“烟花依靠”多些“民俗闹春”

但是,“缩短烟花发射天数”只是第一步,公众真正需要告别的是“烟花依赖”。 我们必须考虑的是“减少燃烧”、“限制燃烧”春节不是“寂寞的沙洲的寒冷”,而是防止因失去烟花爆竹而失去以前流传的“年味”。

普法:少些“烟花依靠”多些“民俗闹春”

春节期间既让“热闹”,又让“烟火味”,近两年,江苏沛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江苏沛县是全国有名的生态城市。 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该县也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发表了“限制烟花爆竹”的措施,公安部门专门发布了通告。 但是,这个措施之所以有效,不仅仅是因为“发射限制”本身,还因为当地正在摸索如何填补烟花爆竹撤退后的“空白”。

普法:少些“烟花依靠”多些“民俗闹春”

春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答案恐怕是万民同心:春节应该热闹,应该欢乐,普天同庆。 减少了抑制烟花爆竹,保证原汁原味的热闹春节。 沛县的方法是利用越来越多的民俗活动,越来越多的感兴趣的人们参加了一些事项,“减少了烟花爆竹热闹后的乐趣诉求”。

普法:少些“烟花依靠”多些“民俗闹春”

沛县县委、县政府要求文化部门深入发掘民俗活动,一边重视以前流传的传承,一边对有点旧的民俗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革创新。 每年春节期间,该县都有在文化馆举办的原汁原味的灯谜有奖竞争,还有在广电媒体中心举办的节庆公演,文化部门也有基于以前流传的民俗创新而进化的各种时尚活动。 在传达优秀之前文化就流传下来了。 然后,避免了不合时代的新风“糟粕”。 另外,为了减少烟花的发射,Pei县大力宣传了“电子美化”的手段,中国结、红灯笼、中国龙等都使用了节能灯,在游乐园广场和主要街道展示了“电子烟花的年味”。

普法:少些“烟花依靠”多些“民俗闹春”

这样,抑制烟花爆竹不损害年味,老百姓当然减少了“烟花依赖”。 如果各地都能借鉴和发扬,另一种“春骚”一定会更精彩。

标题:普法:少些“烟花依靠”多些“民俗闹春”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0/1221/17803.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