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第二十六届全国海事审判研讨会在宁波召开
本篇文章963字,读完约2分钟
法制网宁波11月22日电(记者陈东升通讯员王舜完)今天上午第26届全国海事审判研讨会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罗东川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说,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所长李占国、常务副院长朱深远、宁波市委副书记,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海事法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1984年,国家批准设立大连、天津、青岛、上海、武汉、宁波、厦门、广州、北海、海口等10个海事法院,对对外开放,特别是国际航运和国际贸易进行司法保障 34年来,承担海事审判功能的三级法院立足于海事审判的本职,及时解决矛盾纠纷,维持海上航运和国际贸易秩序,积极推进海商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完善和制定,积极参加与海国际条约相关的谈判事业,中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了海事审判服务的大局作用,人民法院相继审理和执行了“中威”事件、“加布里埃尔”事件等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海事事件。 围绕国际海事司法中心的建设,设立了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司法研究基地及国家法官学院青岛海事分院,在广州、上海、浙江设立了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司法基地。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受理海事事件最多的国家,海事司法的国际影响很大,公共说服力稳步提高,更多的外国当事人被中国海事法院选中要求司法救济。
浙江是资源小的省份,放眼海洋资源大的省份,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全长6500公里,占全国三分之一,岛屿占全国海岛总数的44%,中国海岛最多的省份
习大总书记在浙江省就业期间提出了“海洋经济是海陆一体化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决策部署。 目前海洋经济超过全省地区总产值的15%,港口吞吐量居世界前列,其中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一个超过10亿吨的大港。 从年到今年10月,浙江法院审查了海事事件6000余起,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为海洋强国的建设做出了浙江贡献。
全国海事审判研讨会始于1992年天津,26年来,对加强信息表达交流,指导海事审判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研讨会由宁波海事法院主办,来自全国海事审判系统的近100名法官和专家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一共收到了90多篇论文,围绕审判热点的难点,主题有海事司法的服务和保障“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港)的建设等宏观问题,以及围绕海诉法修改的具体法律适用等微观问题。
标题:普法:第二十六届全国海事审判研讨会在宁波召开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0/1220/1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