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读:农业部:全国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3年负增长
本篇文章3008字,读完约8分钟
全国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三年负增长
节肥又节药农业效果好(田间跟踪优质节约型农业)
在安徽霍邱县下姜台村,植保无人机进行小麦系统的控制防治工作。
田凯平摄影(人民视觉)
资料来源:农业和农村部
“庄稼一开花,就靠肥宅”,化肥和农药都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科学施用这些农业进口品,不仅可以提高农业效益,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记者在黑龙江、贵州、安徽、北京等地进行了采访,发现从农业生产理念的转变到技术模式的整合,再到宣传机制的完善,各地都在继续发行节肥节药。
土地节肥节药的地力在提高,绿色生产成为现代农业主旋律。
过了5旬的刘春生,最近在村子保护区的试验田里走来走去。 “以前地面很硬,现在用脚比,地面可以变成垄,就像回到了小时候一样,我很高兴! ”。
刘春生是黑龙江海伦市前进镇东兴村农民,2012年,他带领村民成立了东兴现代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 保护黑土,大水胖乎乎地保养着,刘春生发现记忆中的“富饶而有油流”的黑土,逐渐变成灰色,部分土壤上有木板结。
转机出现在年中。 海伦市成为国家黑土地保护利用整建推进试验县,合作社2000亩土地成为试验田:增加了大豆、玉米轮作、玉米秸秆所有还田、有机肥。 去年,合作社大豆亩均增产22公斤,玉米亩均增产50公斤,粮食种植收入超过5个百分点。
黑龙江省农业环境和耕地保护站负责人表示,全省进入了黑土保护利用试验的20个县(市、区、农场),目前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比年度试验的前提高3.6%,耕地质量平均提高0.54等级。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依靠农药,但必须科学施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所的研究员何萍说,目前农业生产整体过度施用氮肥、磷肥,稍微产量和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尤为突出。 这是因为过去农民的习性“大水冲肥”等施肥方法,不仅不能增加产量,而且农药残留在环境中,容易导致农业面源的污染,容易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加强重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必须重复农业绿色迅速发展的主要基调。 》农业农村种植业管理司长潘文博介绍,自2009年以来,各地深入开展了“化肥农药采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大促进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贵州黎平县高屯镇捻便村天益家庭农场,刚完成500多亩茶园冬季管理,茶园桂花、白玉兰、杨梅等4万多棵树为间种,形成了生态复合立体栽培模式。 “茶要卖好成本,质量管理特别重要。 形成生物链,减少病虫害,有助于提高茶叶质量。 ”农场负责人欧帮美说,为了生产好茶,茶园按照有机标准进行生产。 杜绝草甘膦等化学农药,配置太阳能杀虫灯、害虫性报刊素陷阱,大幅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度,“今年的明前茶每斤卖了50元以上! ”。
放眼全国,化肥、农药施用量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绿色兴农成为现代农业的主旋律。
宣传新技术的新模式,让作物吃“营养课程”,有什么不足的就不浪费
在安徽南陵县,绿肥作物紫云英和水稻轮作常年被宣传。 每年春天,农民耕种成熟的紫云英犁地,既改善土壤环境,又有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
据镇上的稻农程太平称,自家稻田的水稻生长不均匀,紧挨着出水口的水稻颗粒饱满,高处的水稻收成不好,“仅压底绿肥不够,肥料施在土壤表层,雨水来了就好像被冲走了”。
根据一些咨询,程太平使用侧深施肥机器,不仅可以把肥料“喂”到植物的根部,而且可以把播种、施肥一体化,“肥料利用率提高,后期追肥减少,每亩可以减少15%的肥料。 ”。
“利用率是衡量化肥农药科学施用水平和减量增效的重要指标。 ”潘文博表示,去年,中国三大粮食作物的化肥和农药利用率分别为39.2%和39.8%,分别比去年提高了1.4个和1.0个百分点。 据专家推算,这相当于一年减少尿素使用量70万吨,农药使用量减少近3万吨。
如何提高农业进口商品的利用率? 全国农技中心主任魏启文介绍说,必须加快整合农机农艺融合的高效施肥技术,如测土配方、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等,使作物吃“营养课程”,“不要浪费任何东西”。 另外,利用有机肥的替代和绿色控制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采用量。
各地根据地产,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 黄淮海东亚蝗虫发生区长期进行生态控制和生物防治,近十年来没有发生大面积的蝗虫灾害。 南方稻区统一了耕作、深水灭蛹、性诱捕剂捕获、适时置田等防治技术的集成应用,比较有效地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绿色快速发展理念诱惑,一系列节肥节药模式在各地开花。 截至去年年底,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面积超过19.3亿亩,技术覆盖率达到89.3%,绿色防控面积超过8亿亩。 全国缓释肥料、水溶肥料等新型肥料的宣传应用面积达到2.45亿亩次,有机肥的施用面积超过5.5亿亩次。
补充技术短板,完全宣传系统,使更多农民受益
在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本忠盛达栽培专业合作社,蜜蜂成为大棚农药“监管者”。 年,北京市和密云区二级植物保护站合作,在这里宣传蜜蜂授粉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集成技术。 蜜蜂对农药很敏感,所以在蔬菜生育期需要减少剂量,使用更安全的农药。
“农民能否接受绿色控制技术,最终需要利益来说话。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高级农艺师孙海坦率地说,许多农民最初不相信新技术,购买一箱熊蜂需要400元左右的投资,许多农户宁愿自己用农药人工授粉。
“大棚里又无聊又热,一亩西红柿十几万朵花,人工药物授粉至少七八天完成,雇人要1500多。 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喷雾浓度,成长的就是畸形效果。 ”。 本忠盛达合作社理事长王永生发现,在熊蜂授粉后,每架西红柿产量提高了1000斤左右,畸形果率从20几%下降到3%左右,每亩增收了5000多斤。
“小蜜蜂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王永生竖起大拇指说,现在不仅西红柿,村里的草莓和西瓜也用蜜蜂授粉。
节肥节药技术怎么容易宣传?
“现在有技术和机制上的短板。 ”。 何萍举个例子,从技术上看,不同种类有机肥养分的释放特征、机理和影响因素,目前还不清楚,但这直接关系到有机肥替代的比例和效果,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科研力度。 从机制上看,测土配方施肥需要专家定点完成,但作物栽培旧址很紧,需要加强统一安排。 目前,与我国农业生产主体依然以小农户为主的实际相比,何萍建议扩大小农户容易采用的施肥和防控技术的宣传,加强相关补贴的支持力度。
“宣传节肥节药的技术,必须让农民看到,带农民去。 ”魏启文说,必须比较目前存在的稍弱环节,加快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宣传体系建设,逐步细化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科学施肥药的技术方案,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 并逐一发挥新经营主体的模范牵引作用,提高绿色生产的展望。
在黑龙江兰西县,农业管理服务的高速发展比较有效地促进了病虫害绿色的预防管理。 “我们向大型农资企业大量购买绿色肥料产品,为每家提供病虫害防治、免耕播种等服务,而且全过程的主机农民自己每亩便宜40元啊。 ”县瑞丰玉米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杜亚东说。
为了鼓励越来越多的农业民间绿色控制技术,北京市植保站于年推出了设施野菜农药采用减量行动技术示范项目。 在项目区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农户使用天敌、生物农药、授粉昆虫等绿色防控产品,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限度补助金,市、区、村还成立了三级植物医院,为绿色防控技术提供咨询服务
本报记者郁静亮方圆游仪
布局设计:张丹峰
《人民日报》(年12月04日18版)
标题:热读:农业部:全国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3年负增长 地址:http://www.leixj.com/new/27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