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北京: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统一管控
本篇文章1211字,读完约3分钟
本报(记者陈雪櫂)城市副中心是首都一核两翼战术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街区控制规则提出了副中心质量城市建设的高质量要求。 记者昨天获悉市规自委会和通州区政府组织制定了《北京市副中心计划设计指南(计划管理版)》。 从昨天开始,企划管理版的指导方针开始了1年的试运行。
这次发表的《方针》将副中心155平方公里的全域空间作为一个统一整体进行管理。 通过建筑空间、滨水空间、街道空间、绿色空间和地下空间五个分编,建立了各方面的空间管理系统。
设计指南以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为目标,在保障城市防洪安全的基础上,从景观、亲水、活力三方面提出控制诱惑要求,提高滨水空间的公共活力。
例如,鼓励滨水缓慢行动,建设连续贯通的步行路、行驶路、自行车路。 加强河道两岸缓行系统的联系,提高滨水空间的可达性,方便人们观赏水,贴近水,享受水。
除滨水空间外,设计指南还论述了建筑空间、街道空间、绿色空间和地下空间的分编,5个分编共同形成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其中,建筑空间篇的指导要领以建筑色彩、屋顶立面、绿色设计、建筑附属设施等要素为中心提出设计管理要求,保证城市空间环境整体的和谐统一。 街道空间编再次确定了小街区、密网、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市、魅力城市的公共空间要求,提出了在十字路口连续种植行道树的具体方法,建设完整的林荫道。 绿色空间篇根据青绿交织、森林城市的要求,提出构建都市级、社区级二级十类绿色空间互联网。 根据指南,要完全利用城市建设的拐角处和小型开放空间建设小微绿地,实现500米服务半径的全面展望,使人们能够轻松到达公共绿色空间,提高绿色空间的可达性。
城市地下空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 地下空间编辑指南提出了建立高效集约的地下空间功能系统,引进行业复合的地下商业设施、共享创新的文化设施等功能设施,提高地下空间的质量和活力。
除了 空间划分的5大部分副本外,设计方针还发表了特定地区篇,聚焦于老城区等特定地区。
老城双修是指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 结合副中心老城区城市双修中的老小区改造、后街巷道整治、风貌环境提高等事业,目前副中心老城区特定地区编的规划设计指南已经完成。 在58.5平方公里的老城区范围内,要点包括建筑第五立面、建筑外墙、立面及后街巷道、景观街道等要素,为老城区的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业提供支持诱惑,比较有效地提高老城区的城市质量。
对建筑第五立面屋顶面进行比较,指导者按照要点斜坡屋顶区、斜坡顶协调区、现代风貌区进行控制,对屋顶颜色提出控制要求。 坡屋顶以中低亮度的橙色红褐色系为主,蓝灰色系为辅助,平屋顶以高亮度的米白色系为主。 需要节能改造的老小区首先需要节能改造屋顶。
指导方针还对建筑外墙的更新提出了各种指导方针,包括立面清洗、外墙涂装、材质优化等。
下一步,市计划自然资源委员会根据计划实施和管理工作的实际诉求,逐步补充更新行政事务区、张家港设计町、文化旅游区等特定地区的计划设计方针复印件。
标题:热点:北京: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统一管控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416/49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