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四成一审民商事案件诉前化解网络法治频道
本篇文章2660字,读完约7分钟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章宁旦
□法制日报通讯员袁小燕
“年轻人,感谢你的帮助。 ”最近,在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的调解区,坐在轮椅上的肖姐握着该院的专业调解员袁俊豪的手致谢。
原来,袁俊豪在网上调停,仅一天时间,就与扫除中失足二级残疾的肖大姐和雇主达成了40万元的赔偿协议,顺利拿到了第一笔赔偿金。
“没想到能这么快拿到赔偿金。 调停真有用! 」处理生活回顾的忧虑,肖姐姐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法制日报》记者得知,这样温暖的场景在东莞二级法院很常见。
年以来,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探索建立投诉协调对接“1+2+3”模式,为当事人提供高效、方便、灵活的纠纷处理途径,在投诉前处理大部分简单事件,推进矛盾纠纷来源的管理。 在去年的探索实践中,全市3个基层法院参与了诉讼前调解一审民商事件80706件,调解事件48322件成功,调解成功率达到68.52%、40.27%的一审民商事件在诉讼前调解阶段成功解决。
“一个中心”实现事件精确分流
年6月26日,东莞清溪一家企业因经营困难突然停业,248名工人感到危机,向工会求助,向相关部门投诉。
当天下午,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接到调坞中心主任郑水强的工会电话后,立即带调解法官和特别邀请调解员去了公司。 知道情况后,法院立即联系镇工会、人社分局等相关部门进行干预,共同展开调解。
在知道企业现在唯一的资金来源是供应商拖欠的款项后,法院在向工人们提出投诉前先调停,诱惑他们组织公司和工人进行信息表达协议。 通过协议,公司同意通过回收货款依法补偿工人。 之后,人社分局、村委会、公司代表和工人代表组成收款组,设立监督管理账户。
确保工人的工资优先支付。 年7月5日上午,248名工人共领了312万元的工资。
仅10天就成功解决了这场争端,取决于东莞法院摸索构建的投诉调侃对接“1+2+3”模式。
据记者介绍,近年来东莞法院每年的案件增长率在20%左右。 如何建立机制,在诉讼前解决不应该进入诉讼程序的简单案件,东莞法院开始呼吁调查寻找就业。
东莞市中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陈东超介绍说,在东莞市委和市委政法委的统一协调下,东莞法院从去年开始摸索构建投诉调侃对接“1+2+3”模式(投诉调侃对接中心和线上线下两个调解平台
那些案件可以进入诉讼程序,在诉讼前进行调解,谁可以进行调解? 为了处理这些问题,需要专业的“指挥中心”。 年1月至2月,东莞市委政法委和东莞中院共同颁发了许多文件,初步建立了全市投诉调查对接事业的联动机制。 2月27日,东莞二级法院全面挂牌成立了投诉格调对接中心。
索赔坞中心的作用类似于“110”指挥中心,所有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的民商事件,除法律不能调整、不能调整外,全部纳入索赔坞中心,中心调度员分流后,库
“投诉协调对接中心是‘1+2+3模式的基础,实现事件的精确分流、内部控制管理、外部对接合作,是整个机制运行的中枢和中枢。 ”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副院长何妍说。
“两个平台”促进冲突的有效解决
“有事找谭立的员工室! ”作为东莞首次以法官名义命名的事业室,“谭立起诉对接事业室”成立不到一年,就得到了当地人的信任,现在每月调解成功和解约的事件达100多件。
记者了解到,依靠投诉协调对接中心,正在探索在东莞中院确立多样性的在线调整平台。 实践中,根据类型化事件的调解需要,东莞法院相继建立了婚姻家庭、道路交通、劳动纠纷、医疗、金融、知识产权等专业化调解室,为当事人提供了更专业、更精确的一体化纠纷处理服务。
年8月,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在全市首次设立了道路交通纠纷投诉对接工作室,联合保险领域协会和辖区12个警察大队,构建了“行政执法、保险请求、人民调解、司法审判”四个功能为一体的协调平台。 员工室在4个月内调停了1271件纠纷,在投诉前消化了7成以上的案件,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比去年减少了近3成。
另外,比较管辖区域在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地带的优势,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亲自与11个主要代表领域协会签订合作协定,发挥领域协会的特点,促进大湾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稳定。
前几天,在东莞市中院法官许卫线上主持了交通事故纠纷的调解后,事件当事人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据报道,东莞法院除了建设网上平台外,还致力于加强网上平台的开发,通过“只跑一次”为当事人处理纠纷。
年,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率先在广东省开发了“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网管理平台”,将专职调解、律师调解、特邀调解等纳入同一平台管理,为当事人提供在线咨询、风险判断、在线调解
网络平台的建设使东莞法院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现了迅速的无障碍司法服务。 据统计,今年1月至4月,东莞法院成功调解了14079起一审民商事件,其中约70%的案件在网上平台调解成功。
“三大调解”构建多元解决体系
被董某家邀请聚餐的资某,醉酒驾驶摩托车,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 事件发生后,资某家族与董某进行了多次协商,向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起诉,请求44万余元。
今年4月初,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虎门法庭特邀调解员、虎门镇党委政法委托综合集团组长按钮丽娟进行调解。 双方当事人电话、微信信息公布后,按钮丽娟整理争论焦点,了解被告方董某对资某的死有罪恶感,调查资某家族与保险方签订赔偿协议的事实,以此为突破口展开调解。
4月10日,两家终于握手,在虎门法庭签署调停协议书,在法院司法确认。 前几天,资某家族全额收到了董某支付的赔偿金。
现在牡丹丽娟这样的专职或特别邀请调解员在东莞为当事人缓解困难。
在实践中,东莞法院将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纳入法院投诉调解对接建设的范畴,“祥叔”、“红姐”、“水哥”等个人企业品牌调解人相继成为市民纠纷处理的优先事项。
在东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东莞法院通过政府采购服务和合作方法,在律师事务所宣传设立律师协调工作室,引进了29家律师事务所共计172名律师参与协调。 这些律师调解员通过发挥专业特征,去年成功调整了7818起案件。
在市委政法委的统一协调下,东莞法院与市法律界人士、市人社局、市妇联、市工商联等46个机构合作建立了投诉协调的合作机制,引进了东莞市贸易促进会、各种领域协会、商会等74个特邀调解组织和428名特邀调解员,
在“1+2+3”模式的建设过程中,东莞法院汇集了专职调解、律师调解、特邀调解三方面的合作,社会参与、多方支持、合作解决各方面,立体化多元化纠纷体系越来越完善,为探索矛盾争端源而“快送” 年,投诉对接“1+2+3”模式被广东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第二届社会管理实践创新项目。
标题:热点:四成一审民商事案件诉前化解网络法治频道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23/42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