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动力电池领域上演拉锯战

热点:动力电池领域上演拉锯战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3-10阅读:

本篇文章2769字,读完约7分钟

原标题:动力电池领域上演锯齿战

随着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双点政策落地和欧盟碳排放量日趋严峻,目前包括奔驰、大众、宝马、丰田等世界主要汽车企业纷纷打开电动化战术,各电动产品将在今后两年集中投入

热点:动力电池领域上演拉锯战

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车的热潮将全面发展动力电池领域。 现在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都上演着动力电池公司的锯齿战。

“狼来了”? 外资巨头回到中国市场

日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表了5月份的动力电池报告。 动力电池公司的装车量在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分别为1.59gwh、0.39gwh、0.37gwh,占前3位。 与特斯拉国产机型组合的lg化学在5月超过松下上升到第3位,后者的装车量为0.28gwh。

热点:动力电池领域上演拉锯战

有趣的是,由于特斯拉model 3的人气,lg化学5月的电池搭载车量达到了0.37gwh,非常接近比亚迪的0.39gwh。 同期的年5月,装车量前三位的位置由宁德时代、比亚迪、合肥国轩三家中国公司占据。

热点:动力电池领域上演拉锯战

外资动力电池公司迅速处于“上位”,关系到动力电池“白名单”的解除。 工信部的《新能源汽车宣传应用推荐车目录(年第11届)》于年末公布。 其中,搭载国产特斯拉、奔驰、丰田等外资电池的新能源汽车首次在中国获得补助金。 这意味着中国动力电池市场正式向lg化学、松下等外资巨头开放,动力电池“白名单”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热点:动力电池领域上演拉锯战

时间回年,工信部发布了《汽车动力蓄电池领域规范条件》文件,第二年发布了4份符合该条件的动力电池公司名单,即业界通称的“动力电池白名单”。 根据政策要求,整车厂只有配套白名单内动力电池企业产品的车型才能享受新能源汽车的补贴。 白名单只包括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松下、lg化学、三星SDI、ski等日韩动力电池企业除外。

热点:动力电池领域上演拉锯战

根据年第11届推荐目录,特斯拉在中国国产汽车上安装松下、lg化学电池,在北京奔驰上安装ski电池,广汽丰田选择了松下电池。 随着以上企业品牌车在国内市场的销售要带动外资动力电池公司在中国市场份额的增加。

热点:动力电池领域上演拉锯战

动力电池公司围着跑马忙碌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介绍,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了“外资+合资+自主”三大势力共振的局面,不同的外资、合资、自主企业品牌对电池的选择,簇生了动力电池前十名的变量。

热点:动力电池领域上演拉锯战

事实上,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的市场份额之争已经展开。

经过“坊间推测”,大众集团加入国轩高科的消息终于迎来了实锤。 今年5月末,大众集团官宣宣布,企业投资约11亿欧元获得国内电池生产公司国轩高科26%的股份,成为其大股东。 缔约方经相关部门批准后,预计今年年底完成相关交易。

热点:动力电池领域上演拉锯战

与国轩高科的合作显然有利于大众电动汽车业务在中国的规模化生产。 对国轩高科来说,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江淮、奇瑞、北汽及长安等整车公司,配套江淮iev7、iev7s、ieva50、ievs4、长安欧尚x7ev、北汽ec3、奇瑞eq1等车型。 这些车型的市场份额比较有限,但随着大众这一大客户的加入,国轩高科动力电池的装车量也会上升。

热点:动力电池领域上演拉锯战

是国内动力电池公司的领导,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一样,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特别是可以布局海外市场的外资公司。

根据宁德时代方面,在国内市场上,宁德时代是上汽、吉利、宇通、北汽、广汽、长安、东风、金龙和江铃等企业品牌的车企业及将来威马、小鹏等新兴车企业的动力电池产品。 在海外市场上,与宝马、丰田、戴姆勒、现代、捷克路虎、标致雪铁龙、大众和沃尔沃等企业合作,获得了其中许多重要项目的定点,配套车预计在今后几年内陆续上市。

热点:动力电池领域上演拉锯战

“年与特斯拉合作,供给期限为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在此期间,特斯拉计划在宁德时代购买锂离子动力电池,企业的供给不限于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也不限于国内市场”,宁德时代的内部人告诉记者。

热点:动力电池领域上演拉锯战

比亚迪今年年初宣布成立五家“福迪”企业,负责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对外销售。 这意味着比亚迪的产品将面向全领域供应。 除了北汽新能源、金康汽车、长安福特等与比亚迪合作外,日前捷克路虎还宣布与比亚迪就动力电池的供给和生产进行谈判。 将来比亚迪有可能为此在欧洲地区设立电池厂。

热点:动力电池领域上演拉锯战

“百万公斤”电池时代或开启

市场竞争的加剧,已经出现了。 市场调查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动力电池报告显示,年第一季度,lg化学以27.1%的市场份额击败松下和宁德时代,成为世界市场份额第一的动力电池公司。 宁德时代以17.4%的市占有率排名第三。

热点:动力电池领域上演拉锯战

对此,宁德时代,企业的生产运营因疫情在短期内受到一定的影响,“4月份已经回到了世界市场占有率第一位”。

可见国内动力电池公司的主要战场依然是中国本土市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趋势直接影响着其全球销量表现。 除了积极配置海外市场外,现在国内的动力电池公司也打算通过技术升级、产品反复,提高竞争特征,扩大市场份额。

热点:动力电池领域上演拉锯战

“宁德时代已经开发成16年可以采用200万公斤的电池,准备好了,随时可以量产”,对外资动力电池公司的发力,宁德时代表示:“我们的能源密度、充电速度、循环寿命等指标被外资竞争对手

热点:动力电池领域上演拉锯战

另一方面,比亚迪今年初发售了“刀具电池”。 据介绍,该电池的体积比能量密度比以前传输的铁电池提高了50%,具有高安全性、长寿命性等优点。

关于未来的竞争结构,财通证券表示:“动力电池领域的未来集中度提高,很可能出现宁德时代和lg化学的双寡头结构,lg化学有望依赖于材料体系的理解和产品高质量的卡位高端市场,宁德时代以价格方面的特征而闻名。” ”。 文/洪兆琪

热点:动力电池领域上演拉锯战

域声音

中国动力电池公司还没有正式“走出去”

年以来,中国和世界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变化。

世界动力电池市场的结构,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下降,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大幅增加。 两个整车市场的不同方向牵引着不同市场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出货量的变化。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中国的动力电池供应商还“没有出去”。 如果国内的诉求减弱,会对销售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热点:动力电池领域上演拉锯战

但是其中一些已经改变了。 宁德时代,比亚迪、孚能、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许多中国动力电池厂接受或即将取得海外市场订单,享受国际汽车市场电动化的福利。

热点:动力电池领域上演拉锯战

在中国,lg化学市场份额的增加由特斯拉带动。 在中国不断开放电动汽车市场的情况下,外资、合资车企业也开始发挥新能源。 这些选择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很可能也来自海外,这种倾向会持续很长时间。 中国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占市场份额的大部分情况并不持续。 外资动力电池制造商在中国应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热点:动力电池领域上演拉锯战

与lg化学和松下相比,大部分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很难说出竞争的特征。 现阶段,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在国内供应关系上,与主机厂有先发绑定关系,是特征之一。 另外,极少数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在价格上也有一定的特征。 但是,如果把产品质量看作同事的话,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的价格特性可能也会受到怀疑。

标题:热点:动力电池领域上演拉锯战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10/39600.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