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一线,是我发明革新的源泉”
本篇文章1579字,读完约4分钟
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新闻本报记者夏先清通讯员徐民府
“看,这个“机器人”正在进入流水线,修理线路故障。 非常方便。 》今年9月9日,在河南徐昌市天宝路东段,市供电企业员工刘师傅告诉记者。 刘先生说的“机器人”被称为“电缆植入流水线巡检清障机器人”,是河南徐昌隆源电力实业(集团)有限企业通信自动化建设分企业科技部主任赵新卫发明的新型器具。
赵新卫是湖南人,1997年毕业于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来到徐昌供电企业隆源分企业组装班,成为组装工。 每天对着一个器械零件组装,单调辛苦,赵新卫却爱上了这份工作。
“别人在工作中使用手,他在‘全心全意’工作。 在工厂工作两年,精通组装、钣金、检查等工序。 ”车间主任对口齿拙笨的赵新卫另眼相看。
员工组发现,采用400伏线路以前传递的无功补偿装置需要三个个体共同完成,员工效率低。 另外,由于补偿精度的偏差较大,线路的运行有安全上的担忧,需要改善。
善于钻研的赵新卫欣然接受了这项攻防任务。 他白天深入现场测量数据,寻找问题,晚上查阅资料,进行数据管理,前后10次以上制定设计方案,进行约50万个数据管理,经过几个月的鏖战,终于开发出了“智能低压无功自动补偿箱”,达到了最佳的无功补偿效果 第一次参加技术改革取得国家专利,年轻的赵新卫受到激励,他的创新之路出发了。
科技创新道路的优异业绩,赵新卫年被调整为徐昌源电力实业企业蓝图科技分企业担任科技部主任,主管项目研发、招标管理等事业。 新的岗位意味着新的挑战,科技创新既无聊又困难,为了突破课题进展的困境,他经常不考虑茶饭,难以入睡。
“赵新卫是个不折不扣的员工,开始工作的力量,我们看着也很痛。 》蓝图科学技术据企业负责人魏乐介绍。 几个月前,公司的科研项目正处于上级部门鉴定的关键时期,赵新卫因胃痛,几次晕倒在单位,被医生诊断为重症患者。 尽管如此,赵新卫还是没有住院。
年,赵新卫开发的便携式智能电力计算测量综合检测仪被评为河南省电力企业优秀专利成果奖。 项目实现了电力作业中变压器、无功补偿等10种数千种常用电力参数的选型计算,处理了长时间困扰一线供电人员的电力检查和电力计算问题,在全省得以宣传。 18个地市供电企业订购250套产品,直接经济效益150万元。
近年来赵新卫在全省供电系统的宣传中应用多芯电缆快速检测仪,经济效益10余万元。 智能断路器遥控装置经济效益200余万元。 自然通风散热箱型变电站室经济效益100万元……将他的82项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中的72项成果转化为实际事业,为公司节约大量人力、物资、财力,实现生产资源合理配置,同时为公司经济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成果的广泛宣传和应用轰动了赵新卫的声誉,被评为徐昌市“十佳业务创新名人”“十大工匠”、河南省“中原大工匠”等荣誉称号,还有更多的公司向他伸出橄榄枝,10余家公司把他评为公司的技术管理者
专业制造电力设备的公司老总,为了聘请赵新卫担任公司的技术监督,连续5次开门,拿出30万元的年薪,被赵新卫拒绝了。
这个老总不理解。 赵新卫的恋人没有工作。 儿子在读中学。 一个不富裕的普通员工家庭。 你为什么面对高薪就业不动心?
“基层一线是我发明创新的源泉。 ”赵新卫说,他充分享受创新的乐趣,创新的成果使他的工作充满了成就感和获得感。
“为了再制作几本专业书,努力形成常用高低压配电装置的设计、维护、保养等系列。 ”这是赵新卫对未来的计划,也是他扎根的理由之一。
天道谢礼,工作20年来,赵新卫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奋,默默地献身,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十佳共产党员”、“十佳业务名人”、“河南省电力五小科技创新先进个体”、“国网徐昌供电企业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年,他领导的小组被中国质量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妇女联盟、中国科学协会联合授予“全国质量信任集团”。
标题:热点:“一线,是我发明革新的源泉”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3/38264.html
上一篇:热点:脱贫不忘乡亲们
下一篇:热点:应隆滚:深藏战功七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