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节约粮食,世界在行动
本篇文章1771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记者谢琳
民是国本,粮食是民本。 粮食安全关系到世界的一切身体。 但是,正如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所说,粮食损失和浪费是“我们时代的巨大挑战”。 据统计,每年全球损失和浪费的粮食占粮食总产量的13.8%,价值4000亿美元。 除此之外,去年全世界有6.8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预计今年还会增加1.32亿人。
一粥一饭很难想。 特别是在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使粮食安全更加脆弱的今天,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的势头是不可或缺的。
国家立法反对浪费
对以勤俭为美德的日本来说,食品的浪费不是餐桌而是商品流通的一环。
根据农林水产省的官网,日本每年产生2550万吨食品废弃物,其中本来可以吃但被丢弃的食品达到了612万吨。 日本食品流通业采用“三分之一规则”:从食品制造日到保质期的期限分为三个阶段,制造商和批发商必须在第一阶段交货给零售商,错过日期的零售商可以拒绝领取。 这导致大量废弃了没有质量问题的食品。
为了处理这样的问题,去年5月,日本通过了《减少食品浪费的促进法》。 根据法案,政府有责任推行不浪费食物的政策。 另外,在农林水产省的支持下,日本食品制造商和零售商开始讨论修改行业惯例,以一部分饮料和零食为对象,将交货期从现行的三分之一保质期放宽到二分之一。
法国面对同样的问题时,在采取立法手段的同时,处罚措施更加确定了。 法国在2010年颁布了《反食品浪费法》,要求各大超市把没能销售但能吃的食品捐给非政府组织。 从2010年10月开始,该法令扩展到餐饮业和农业食品加工业,为了每天销售3000多家餐厅和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欧元( 1欧元约1.17美元)的农业食品加工公司,必须与慈善协会签订捐赠合同。 违反者处以3750欧元罚款,受到处罚通知的投稿、暴露于媒体等其他处罚。
年,法国通过了《反对为循环经济浪费法》,特别加强了与减少食物浪费相关的具体措施。 例如,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欧元的食品批发商不得放弃未销售的食品,有义务捐赠食品。 商家需要明确“最佳保质期”和“最长保质期”的区别,并在标签上表示。
粮食银行剩下的回收
在新加坡,可以在“食物银行”中“保存”,在“食物银行”中提供给需要这些食物的人,而不用扔掉吃不完的食物。
“食品银行”是新加坡的慈善组织。 该机构从食品制造商那里收集保质期至少1周的食物、包装错误而稍微破损也能安全食用的食物、或者人们提供的未开封和保质期至少4周的食物,用回收的方法捐赠给个人和公众救助机构。
在以色列,民众也自愿采取了同样的行动。 夕阳西下,以色列中部城市特拉维夫的卡梅伦市场接近关门时间,志愿者开始回收剩下的水果、蔬菜、面包等食物,分配给有需要的人。
参加食物回收运动的组织的拿铁社长兼创始人吉列斯达尔蒙说,以色列约有25万户的食物不足很严重,另一方面,酒店、企业食堂、军队基地等每天都残留着大量的食物。 该组织与以色列180个地方机构合作,向20多万以色列人提供食物援助,其中大部分是从餐厅、超市和农家直接回收的。
达蒙说很多有食物浪费的地方都想捐献食物,但一般缺少路。 他认为,通过应用程序等技术处理程序,可以建立有剩下食物的人和需要接受援助的人之间的联系。
用科学技术加强创新
正如达蒙所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食物节约方面采用新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是一点国家正在进行的尝试。
据统计,英国家庭每年产生450万吨食物浪费,价值140亿英镑(约1英镑1.29美元)。 在超市一次买太多食物是浪费的原因之一。 食品科技企业为此开发应用程序,注意不要浪费食物。
在英国“新鲜! ”。 在企业网站上,顾客登录后选择家庭人数,每月输入最常扔掉的果蔬的种类和数量,从而计算家庭一年间食物浪费的总量、价值和相应的碳排放量,最后可以对招聘人员的费用行为进行评分。
德国食品的浪费数字也不少。 据统计,各德国人一年扔掉的食品价值约为235美元。 德国联邦对外贸易投资局高级经理丹尼尔·林德尔日前对记者说,德国已经有很多非营利组织和一点公司提出了不浪费食品的相关建议,并开展了实际行动。 他建议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数字化程度,利用大数据等应用可以减少食物浪费。 他还希望这个行业能成为外国企业德国投资的商机。 (参加记者:陈占杰、刘咏秋、姜可梅、唐霁、王丽、尚昊、朱2607; 张雨花)
标题:热点:节约粮食,世界在行动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16/35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