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到2025年,我国将营造和修复红树林18800公顷
本篇文章1694字,读完约4分钟
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内的红树林(年12月拍摄)。 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影
核心阅读
分布在我国南方沿岸的红树林,不仅是防风消波、净化海水的“海岸卫士”,也是凝固碳的“海洋绿肺”。
如何保护红树林? 日前,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提出发行《红树林保护修复专业行动计划(—2025年)》,结合严格的保护和科学修复,制定今后5年红树林保护修复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到2025年,中国将建设和修复红树林18800公顷。 其中,建设红树林9050公顷,修复现在的红树林9750公顷。 最近,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制定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业行动计划(-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生态状况改善了,但还有点问题。
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滩涂,与珊瑚礁、盐沼、海草床等齐名,是重要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在海水净化、防风消波、碳储存、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意义,被称为“海岸卫士”“海洋绿肺”。 涨潮后,大红树林被海水淹没,成为鱼、虾、螃蟹、贝类等繁殖的避难所。 直到海水退去,红树林才成为各种鸟类觅食的天堂。
目前我国红树植物有37种,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 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长吴志民说,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近20年来,中国红树林面积稳定上升,每年增加到约2.9万公顷,红树林生态状况有所改善。 “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国红树林的生态系统还有点问题,面临着很多威胁”。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长周远波介绍说,《行动计划》以—2025年为实施周期,确定了预期的事业目标。 比较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业中的突出问题和弱点提出了七项重要的行动任务。
纳入国土空间计划《一张图》严格监督。
自然保护地是红树林保护的重要途径。 我国现在分布在红树林的自然保护地共有52处(港澳台除外),在这些保护地中,红树林面积为15944公顷,占全国的55%以上。 如何更好地发挥自然保护地的作用?
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副司长袁继明说,中国红树林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滨海地带和海岛,所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迅速发展。 我们打算在现在开展的自然保护地综合优化事业中,严格控制将保护地内的红树林生长适宜的区划调用到保护地。 然后建立红树林资源动态监测技术体系,开展专业执法审计行动,加强红树林保护地的监督管理”。
《行动计划》建议将红树林全部纳入生态保护红外线,确定了相关管制要求。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计划局副局长孙雪东说,红树林根据生态系统的功能,分别属于自然保护地的核心保护区和通常的控制区,加入所有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严格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计划“一图”进行严格监督。 国家自然资源审计机构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审计,确保红树林面积不减少,功能不下降,性质不变。
保障科学修复、点保护、生态修复有序推进
在中国红树林种植的北界浙江,由于近年的滨海湿地保护和海岸线整治修复,全球红树林有减少的趋势,当地红树林面积逐年增加,目前累积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
红树林的种植成活率和残存率是影响红树林修复效果的重要问题。 以前,由于不重视科学性,有很多地方“每年种树不看树”。 《行动计划》到2025年提出了红树林建设和修复的目标,因此如何在实施中保证生态修复的科学性?
“要应对良种培育、病虫害防治、外来有害物种防治、稀有树种保护等课题,建立健全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体系,通过科学技术的突破推进和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事业。 另外,要加强红树林的后期限制,在红树林的前期种植人,后期管理人。 ”。 周远波说,将全力保证红树林的科学保护修复,以自然恢复和适度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法,对整个红树林进行保护和系统修复。
根据《行动计划》,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沿海5个省区有具体组织实施红树林修复项目的责任。 为了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自然资源部利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方面的中央财政资金渠道,支持开展地方红树林建设和退化红树林育儿、质量改造等修复事业。 在今年“蓝湾”整治行动项目的安排中,自然资源部和财政部将投入6亿元,用于支持相关省区开展以红树林保护修复为主体的项目。
标题:热点:到2025年,我国将营造和修复红树林18800公顷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3/33631.html
上一篇:热点:准备好和塑料说“再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