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山东严控用水总量“红线” 农业生产连续16年增产不增水
本篇文章1181字,读完约3分钟
中新网济南11月12日电山东省加强了水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刚性制约,水总量连续多年稳定在210亿立方米左右,农业生产连续16年实现增产和涨水。 该省优化水网工程体系,主干水网工程总长1459公里,设计调水能力达20.4亿立方米,“一纵多横,二湖多库,三源多口”主干水网工程结构加速形成。
山东省水利部12日召开记者招待会,介绍了该省实行水资源刚性制约的情况。 山东省水利部水资源处处长李光耀表示,年以来,该省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200万亩,亩平均灌溉用水量下降到166立方米。 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35%以上,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下降到7.97%。 规模以上高消费水领域的水再利用率达到了90.3%。
李光耀表示,山东省将“万元gdp用水量下降”、“水资源节约集约”等定量指标纳入各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综合评价,不得不对水资源进行规范化管理。 该省加强取用水计量和监测实施建设,对年取地表水1500万方、地下水500万方以上的非农用水户全部在线监测,在线监测用水量117亿立方米,占许可用水总量的87%,水资源
山东省还响应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新要求,推进省级用水定额的编制。 山东省水利厅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周垂直田表示,截至2005年,该省累计制修改了1094个各类用水定额,涉及112个领域类别。 “今年又修改了362个用水定额,与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9个类别的工业用水定额和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等11个类别的服务业用水定额有关。 ”周垂直田表示,该省的用水定额基本涵盖了主要工业产品、高消费水领域、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行业。
“山东省构建了‘一纵多横、二湖多库、三源多口’的主干水网工程结构,该工程集供水、防洪、灌溉、生态、乡村文明建设等多功能于一体。 ”山东省水利厅调水管理处二级调查员吕建远介绍,在调水效益方面,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自年通水以来,累计抽长江水46.24亿立方米。 黄济青工程自1989年通水以来,累计调水量达到126.47亿立方米,其中长江水46.24亿立方米,黄河水66.13亿立方米(不包括沿黄各市的黄灌溉水量),当地水(东平湖、峡湾水库、大甲河等
在生态效益方面,南水北调工程先后在南四湖、东平湖及南水北调工程调蓄水库生态补水3.74亿立方米,累计为小清河补源2.45亿立方米,为济南市保泉补源供水1.65亿立方米。 引进黄济青工程通水30年来补充地下水约6.89亿立方米,提高地下水位,控制盐水入侵。 黄水东调工程将黄河水引至广南水库调蓄(蓄水已超过1亿立方米),使广南水库(天鹅湖)再现生命力。 米山水库自胶东调水工程通水以来没有干涸。
山东省水资源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4,属于联合国明确的人均占有量不足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 (完成)
标题:热点:山东严控用水总量“红线” 农业生产连续16年增产不增水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2/33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