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为了心中那片绿——长江源头的捡垃圾志愿队

热点:为了心中那片绿——长江源头的捡垃圾志愿队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31阅读:

本篇文章1514字,读完约4分钟

三江源国家公园治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志愿者正在捡垃圾( 6月15日拍摄)。 新华社发

高原冬天,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多彩乡的领土,在高耸入云的雪山脚下,广阔的草原已经蔚蓝,许多绿色的身影活跃在草地上,被遗弃的塑料瓶、食品袋被他们捡起来,安静的草原生机勃勃。

热点:为了心中那片绿——长江源头的捡垃圾志愿队

33岁的江文朋策是绿色姿态之一,是治多县的行政工作者。 年夏天,江文朋策和几个朋友去治多县周边的草原玩时,随处可见饮料瓶和塑料袋等生活垃圾。

热点:为了心中那片绿——长江源头的捡垃圾志愿队

“治多”藏语译作长江源,该县素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县”,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公园和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三重叠加”的特殊地理位置,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

热点:为了心中那片绿——长江源头的捡垃圾志愿队

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更好,产生的生活垃圾增加了,但很多人的环境保护理念还没有跟上。

“垃圾像草原上的伤口一样,看起来很耀眼,很恶心”江文朋说。

回家后,江文朋和两个朋友商量成立了治多垃圾志愿者队,利用空闲时间在县周围捡垃圾。

捡垃圾听起来很简单,但多次尝试并不简单。 江文朋说泥里有垃圾,应该趴在地上挖,草坪里有玻璃碎片,应该蹲在地上抠。 每次出去捡垃圾,一次可以装满十几个编织袋,然后可以用自己家的轿车送到县里的垃圾解决工厂。

热点:为了心中那片绿——长江源头的捡垃圾志愿队

说到捡垃圾的辛苦,志愿者们有故事。 垃圾放时间长了,有恶臭,有些志愿者捡起来突然开始呕吐。 把垃圾放入汽车后备厢后,车的臭味过了一周也没有散开。 有些人笑着说:“我太累了,赚不到钱。”

热点:为了心中那片绿——长江源头的捡垃圾志愿队

尽管如此,大家还是捏着鼻子好几次。

最初,只有附近的牧民和他们捡垃圾,被耳朵淋湿,更多的人参加了志愿者队。 之后,机关单位、学校、医院、公司的干部职员也参加了。 捡垃圾的队伍里不仅有年轻人,还有老人和孩子。 捡垃圾的范围也扩展到县城周边更远的地方和立新乡、扎河乡、多彩乡等。

热点:为了心中那片绿——长江源头的捡垃圾志愿队

三江源国家公园治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志愿者正在打扫河道内的垃圾( 7月11日拍摄)。 新华社发

基于对草原的爱,大家不把你和我分开,不在乎报酬,共同保护这片广阔美丽的土地。

目前,志愿者队微信组吸纳了80多人,治多县扎河乡治赛村的牧民梭罗就是其中之一。

“我家有一百头牛,曾经有几头牛突然死了,牛的胃被取出来撕了,里面装满了塑料袋,纸盒。 梭罗告诉记者。

年的一天,江文朋策和志愿者们来到独奏家附近的草场捡垃圾时,放牧中的独奏触摸了眼前的场景。

“看到他们一群人弯腰捡垃圾,我想这也是我应该做的。 」梭罗放下牧鞭,马上加入志愿者队,一直持续到今天。

“垃圾减少了,牛羊误吃垃圾而死的事件减少了。 保护生态环境是保护我们活着的故乡。 ”梭罗从生态改善中得到了切实的好处。

“如果草场被破坏,牛羊就无法生存,牧民不能养活自己,金山银山就没有了。 》在牧区,养牛养羊一直是增加广大农牧民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江文朋记得“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朴素道理。

热点:为了心中那片绿——长江源头的捡垃圾志愿队

江文朋捡完垃圾后,他们总是在乡镇、村社、街道上做环保宣传,垃圾袋是生动的教材。 环保知识也进入了学校的课程,让孩子们树立了从小就珍惜家园、保护山水的理念。

热点:为了心中那片绿——长江源头的捡垃圾志愿队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治多县域内的垃圾明显减少,自觉捡垃圾,不乱扔垃圾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另外,随着三江源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的试行,热爱绿色、保护生态的理念也进入了人们的心中。

三江源国家公园治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志愿者正在打扫垃圾( 7月11日拍摄)。 新华社发

现在治多捡垃圾志愿者队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治多管理处的协会三江源国家公园治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大家都有统一的绿色会服。

每周末,绿色的身影活跃在草场河岸。 绿色是草原的颜色,三江源的颜色。 江文朋说。 因为多次不懈地为了心中的绿色,家永远在水草丰富的地方。

标题:热点:为了心中那片绿——长江源头的捡垃圾志愿队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31/32655.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