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走向“平庸”时代的日本司法

热点:走向“平庸”时代的日本司法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23阅读:

本篇文章2619字,读完约7分钟

  

□白中哲

刚拿到《与手枪的不幸相遇——日本司法故事》,以为是法律家的雄辩文学作品,但推理小说家夏树静子因为成为了日本最高法院的咨询委员,对日本司法进行了文学解释。 从120年以上的日本司法史中选出的12例,一叶知道秋天,足以概观日本百年来的法律和社会变迁。

热点:走向“平庸”时代的日本司法

民族主义思潮下的司法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处于民族主义高涨的阶段:内,民众有像打鸡血一样通常献身于国家的豪情。 对外,积极计划废除外法权。 这时的日本司法介于政治和民情之间,一方面确立了司法自主的形象,另一方面与政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书选择的第一个事件“津田案”充分展示了当时日本的国情。

热点:走向“平庸”时代的日本司法

明治24年( 1891年)俄罗斯皇太子尼古拉斯来到日本,在滋贺县日方随行的巡查津田认为尼古拉斯来探询日本的情报,准备发动日俄战争。 血脉里有刺杀尼古拉斯的冲动。 见到尼古拉斯后,津田等着拔腰刀,迅速削了俄罗斯太子尼古拉斯的脑瓜,但一开刀就穿上了制服。 尼古拉斯后来回国治愈了,津田被起诉进行司法程序。

热点:走向“平庸”时代的日本司法

这时,日本国内分为两派,一方以民众和日本行政高层为主,为了平息俄罗斯的愤怒,暂时背负屈辱的重担,要求以侵犯日本皇室的同等罪名对津田处以死刑。 另一方面,以大法院所长儿岛为首的法律界希望严格遵守日本法律,不进行特例审判。

热点:走向“平庸”时代的日本司法

结果,儿岛利用自己大法院所长的名字,说服主审法官遵守日本法律,没有特例审判。 在日本司法审判史上,这个案件和美国马歇尔对麦迪逊事件几乎一样,本案开创了日本司法自主的先河。 后者开创了司法审查的先例。 但是,如果应对今后看到的“明治天皇暗杀”事件,就可以很快突破司法自主的神话。 在下一次天皇暗杀事件中,与此相关的日本劳动者和共产党员无情地在预审中被定为重罪,但此时没有发现所谓司法自主的东西,与日本的“检察官联合事务”相似的东西在增加。

热点:走向“平庸”时代的日本司法

司法自主的神话不能美化。 津田案和天皇暗杀案在司法官的态度前后正好相反,但慎重追究是因为与日本当时的民族主义思潮和政治方向密切相关。 例如,必须维持天皇至上的权威,大法院所长为了心灵的理念,破坏中立大致会达到自己的目的。

热点:走向“平庸”时代的日本司法

战争贫困和法律

法律与政治、民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不是根本否定司法的自主性。 结果,日本司法自主的成果和法律界人士精神闻名于世,特别是去政治化后,这些越来越被强调。 这中间的过渡之一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到1980年代,日本的司法以前流传并最终确立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政治和以前传下来的主义在司法行业逐渐后退。

热点:走向“平庸”时代的日本司法

这里非常有趣的是非常有勇气的翼赞判决(翼赞在日语中是辅助主人力量的意思)。 当时日本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东条英机内阁成立,由于军费造势,让选民在“大政翼赞会”上投了选票。 之后,落选者对此提出了无效的指控。

热点:走向“平庸”时代的日本司法

这次,虽然在东条英机上继续施加压力,但司法官顶住压力,与翼赞相关的鹿儿岛第二选区的选举结果无效的判决进行了对比。 作出判决的吉田法官,与津田事件相关的鹿儿岛法官和日本司法史上有名。 这些名符其实,导致了日本战败并接受美国的司法改造,日本真的走上了司法自主的道路。

热点:走向“平庸”时代的日本司法

这种司法自主同样可以用日本社会对共产主义的宽容度来衡量。 例如,日本近代司法史上的明治天皇暗杀事件,是看到洪水猛兽般的共产主义,破坏司法自主的事件。 战后发生的“永山则夫事件”,日本司法界可以冷静地解决,做出公正的判决。

热点:走向“平庸”时代的日本司法

永山则夫是出生在日本贫困家庭的青年,不仅在饥饿中长大,还受到身体上的屈辱,偶然潜入美军基地偷枪。 之后,因相继杀了数人而被捕。 入狱后,他开始疯狂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扩展到马克思主义书籍中,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他坚决否认犯罪,认为自己的性格都是社会引起的,认为自己这一代人最难过的是没有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 最不可思议的是,永山不仅要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出现在自己的辩护席上,还因现实主义创作而成为有名的作家,赢得了爱。

热点:走向“平庸”时代的日本司法

永山经常引用“贫困杀死了人的社会感情,破坏了人与人的关系”。 被所有人抛弃的人,对处于这样立场的人已经没有任何感情了”。 遗憾的是,他相信共产主义,成为作家,赢得了爱,但他同样开枪打死了无辜的穷人,最终没能把罪恶强加给社会环境。 结果,在日本司法合理化的过程中,永山被判处死刑,在日本司法史上也留下了有名的“永山大体”。

热点:走向“平庸”时代的日本司法

法律是庸碌的时代

一个社会经过变革和变迁的激烈时期,各种价值观的斗争也越来越平静,法律也必然进入平凡的时代。 日本社会大致在1980年代左右,逐渐进入稳定期,对司法施加压力的政治和以前传达的价值逐渐退出了强大的色彩。 这本书显然提到了三个事件。 一个是“查塔莱夫人的恋人”事件,昌子弁371;父事件,佐惠子事件。

热点:走向“平庸”时代的日本司法

“查塔莱夫人的恋人”事件是日本战后法律界接触到的重要贿赂定性事件,与当时的日本民情开放度有关,毫无疑问,在20世纪50年代,舆论对这个事件是压倒性的反对。 所以,这个事件在日本司法史上不是里程碑的事件,但沿着这条线索,到1980年代日本最高法院提出的判决已经接近了“解禁色情论”。 1996年在日本出版的《查塔雷夫人的恋人》,在有名的讲谈社出版之前,由于人们的感性麻痹,所以不能引起风波。

热点:走向“平庸”时代的日本司法

另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是以前流传下来的父子、夫妇关系,其中的价值意义更薄。 当然,所有相关的事件都是悲惨和悲剧的。 比如昌子杀害父亲的事件,昌子从小就被父亲性侵犯,持续了十几年,生了几个孩子,流产持续了几次。 结果昌子受不了,杀了父亲。

热点:走向“平庸”时代的日本司法

日本明治维新前,其刑法体系几乎是模仿中国刑法,杀死直系尊属是判处死刑。 虽然经过了明治的变法,但对尊属侵犯的刑法相当保存。 所以,尽管昌子的父亲是近亲通奸,她必须杀死父亲,严格遵守日本刑法,处以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由此引起了日本刑法该条的规定是否违反宪法平等条款的争论。

热点:走向“平庸”时代的日本司法

最终受律师和舆论的影响,日本司法官没有对昌子适用弑父的刑法条款。 此外,1995年的新刑法删除了这一条款。 佐惠子事件是一起简单的民事事件,之所以被作者带出去谈话,是因为日本的夫妇关系因离婚责任而感情上离婚,日本被称为“最容易离婚”的国家之一。

热点:走向“平庸”时代的日本司法

我们一贯地看这些事件,值得称赞的不是司法自主,司法可能如何有效地应对社会的需要。 当我们拥有伟大的事业值得奋斗的时候,出现在司法界的也是那场坚贞和价值斗争,当整个社会走向庸碌琐事的时候,司法没有什么值得写的地方。 当然,这个时代可能已经变成了诉诸越来越多人的“小确幸”。

标题:热点:走向“平庸”时代的日本司法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3/29730.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