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断卡”!从源头打击电信互联网诈骗
本篇文章2225字,读完约6分钟
手机卡“实名不实人”、银行卡倒卖行为较多,失控的“两卡”掩护犯罪行为
“卡用完”! 从源头打击通信网络诈骗
阅读信息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事件频发,大量非法获得并转售的手机卡、银行卡成为犯罪分子传播诈骗消息、获取非法利益的重要“媒体”。 今年10月,有关部门在全国展开“断牌”的专业行动,瞄准犯罪链源头提高打击力,堵住了“两卡”的漏洞。
“两张卡”,即手机卡和银行卡,几乎是现代生活的“标准”。 但是,如果监督管理失控的话,就会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工具”。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两卡”的监督管理失控,犯罪者成为了传播诈骗新闻、获取非法利益的“媒体”。
今年10月,国务院在全国展开了“断卡”专业行动,由此,“源除根”之战在全国响起。 最近甘肃省政府信息处理通报了行动7周以来的“战况”:截至11月27日,逮捕了1427名“双卡”嫌疑人,摘除了71个黑灰产业集团,解决了230件案件,没收了涉案银行卡2064张,手机卡4451张 而且,整理电信高危卡的人员有3.4万余名,相关电话号码为15万余个,监听欺诈相关电话1.2亿余次,销毁风险卡30余万张。
相关人士表示,“断卡”行动取得了显着效果,迎来了抑制提案的重要拐点,但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警惕。
大量的“黑卡”掩护犯罪行为
“账户被更改了。 请把钱存入某家银行。 账户名是……”这是很多人看到的欺诈消息。 明明是网络骗子,却公布自己卡号的名字,犯罪者真的疯了吗?
从年9月开始,手机卡的使用实施了“实名制”,电信公司在通过各种实体营销渠道销售手机卡时,要求客户出示本人的身份证,当场进行验证。 但是,利用手机卡作为犯罪的“工具”的电信网络违法犯罪依然猖獗。 据公安部公布,从今年1月到10月,全国发生了15.5万起电信网络欺诈事件,嫌疑犯逮捕了14.5万人。 这些人都在用“实名”撒谎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许多网络诈骗犯罪中采用的手机卡和银行卡来自非法获取和转售。 这些游离的监督管理外的“黑卡”成为掩护犯罪行为、打击和管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的难点。
甘肃山丹县警方正在调查中,嫌疑人孟某从去年7月开始在当地迅速发展高某某等4人的底线,以“淘宝”生意磨练交易流水等理由,朋友和同学向各大银行办理银行卡、u盾、电话卡,个人银行账号4套(银行卡) 根据这条线索,民警逮捕了28名嫌疑犯,罗列了30余起全国相关事件……探寻类似事件原因的是部分电信公司作为市场营销的一环的“实名不真实人”。
另外,不明真相的大众无法忍受数百元的诱惑,用“实名”处理卡转售,为犯罪者提供了低价的犯罪工具。 据说中西部偏远地区的农村和乡镇大多是倒卖银行卡的“高发区”。
所有链条都堵住了“实名制”的漏洞
“断卡”首先要以手机卡的“实名制”闻名,加强对高风险电话卡的线索的筛选,采取严格打开电话卡渠道等监督管理措施。
因此,各地监督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办法来堵住“实名制”的漏洞。 以甘肃省为例,据该省通信管理局网络安全管理处长陶冬梅介绍,关于一年内多次注销卡开设等明显异常的线索,以及在线渠道处理后,将电话卡邮寄到外省,特别是欺诈较多的地方的相关情况。 另外,甘肃停止了向外国身份证客户提供号码卡邮寄服务。 外国身份证的新加入业务需要去营业所进行现场的真人认证。 另外,外国身份证一个月内只能办理一张号码卡。 另外,甘肃省加强了理工号的管理,降低了业务接待人员流动带来的风险。
在堵住漏洞的同时,惩罚力也在增强。 被公安机关认定为手机卡的出租、出租、销售,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造成的损害的失信客户后,每个基础电信公司实施5年只保存1张电话卡的惩戒措施,失信者为3年 对不符合“实名制”要求的代理商,取消销售、代理等业务办理资格,将该机构或负责人列入失信名单进行管理,各基础电信公司不得与业务合作。
据相关人士透露,“实名制”取原件清源、釜底的工资,是电信诈骗犯罪的“致命一招”。
金融系统严格检查银行卡倒卖
去年,在银行领域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管理的几个事项的通知中,同一顾客在同一机构开立借记卡大致不得超过4张,同一代理人在同一商业银行代理开立卡大致不得超过3张
银行卡数量受到限制,但对非法持有、买卖相关规定的约束力不强。 另外,银行据点在“笼络顾客”“扩大业务”这一点上,放松了实名审查,犯罪者大量买卖银行卡。 骗子一拿到,就把赃物转移到多个银行卡,从银行卡转移到第三方支付账户,从第三方支付账户转移到银行卡,频繁操作,分层转账,增加了搜查和追踪的难度。
甘肃在“断卡”行动中,刀刃向内,事件被双重调查。 最近,人民银行兰州中心分行与甘肃银行保监局合作,在公安机关解决案件1155后,不仅支付冻结资金5.44亿元,而且在“谁打卡,谁负责”“谁客户负责”的大体上,商业银行 累计调查涉案账户、高风险商户、可疑对公账户等5000多户,开始“一案双重检查”,对15家银行机构进行逆检查,11家银行网站受到业务惩戒,445名银行员工被追究说明责任。
人民银行兰州中心分行支付结算处处长李艳华说,他将全面调查银行机构内部的职务情况,开设大量涉案个体银行卡,对公共账户的营业网点认真负责。
甘肃省公安厅副厅长、省打击管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实务联合会议召集人王立朝根据实践说明,金融系统、通信领域严格的“双卡”开始管理,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录用实名实人,对“双卡”犯罪 (记者康劲通讯员崔小青)
标题:热点:“断卡”!从源头打击电信互联网诈骗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0/28694.html